石墨烯被發現的第二十年,消費者對其融入紡織服裝領域的需求被打開,產業與商業撬動的時機還會遠嗎?當“新材料之王”石墨烯遇到紅色故土,前沿科技與革命老區發展的融合時刻,如何實現“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新智造與新創造如何為江西興國紡織找尋新路徑和新發展?
“新烯望、新織造”構建新思路與新途徑
3月19日,來自政府、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界的200余名嘉賓齊聚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共同探討石墨烯新材料和紡織服裝產業的融合發展。中國·贛州首屆石墨烯暨紡織服裝新材料產業論壇在興國縣成功舉辦。
贛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鐘金華主持論壇。
興國縣委書記李賤貴致辭中表示,紡織服裝作為興國的支柱產業、首位產業,在政府引導和各界支持下,獲得了快發展、大發展的良好勢態,成為推動贛州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贛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竇良坦致辭。
近年來贛州市充分利用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帶得以快速發展,正在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既有紡織服裝產業優勢的基礎上,興國縣正在探索‘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的融入與應用,以新技術切入新賽道、以新材料拓展新空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是求經問道,也是開局破題,為興國紡織轉向“新智造與新創造”尋找著力點和突破口,為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帶來新思路與新途徑。
同時,他提出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找準定位,明確方向,在錯位發展中發掘優勢,在搶位發展中占得先機:
一是固本培元有底氣。以先進制造、時尚設計為重點,鞏固提升牛仔、休閑服裝等優勢產業的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進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布局,加快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培養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協同。
二是先立后破有創新。系統推進技術突破、要素配置、產業升級,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以石墨烯等新材料為突破口,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創新研發、中試孵化、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的平臺載體,促進紡織與大健康等領域融合應用。
三是內外聯動有格局。統籌國際國內循環,把握全國統一大市場機遇,充分發揮政策、區位優勢,加強產業承接、市場對接。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深化與大灣區、海西經濟區的協作,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在資源要素融匯中形成區域勢能,打造先進制造集群。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李義春致辭,他表示,本次論壇匯聚新材料,新技術領域和知名專家學者,探討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在紡織服裝等領域的研究和產業化應用,將進一步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整合,推動興國縣和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熱能及環境工程講座教授趙汝恒致辭。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與紡織學院作為世界知名紡織服裝學院,將通過產學研合作賦能興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為贛州紡織服裝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為了更好地匯集優質資源促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香港理工大學與興國縣人民政府分別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中紡企協(代理)常務副會長楊金純,中國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張海燕,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趙汝恒,興國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劉章宏代表各方簽約。
同期,智能紡織服裝生產線、至裕紡織產業鏈、紡織服裝產業園、恒海洗水二期等興國縣紡織服裝產業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現場簽約共16個項目,總投資83億元。
在學術交流環節,中國紡聯副秘書長、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珊,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壽大華,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易長海,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主任、教授羅炳金,清華大學教授馮冠平,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周旭峰,中關村華清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戴石鋒先后進了專題發言。
在《落實<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的思路分享》中,中國紡聯副秘書長、產業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華珊介紹了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優勢基礎,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紡織原料供給安全風險尚未完全化解,全產業鏈存在少量高端技術短板,創新資源協調與創新成果轉化效率有待提高,自主原創及設計能力仍顯不足,產業布局調整與防范空心化風險亟待有機平衡等一系列不足之處。
《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中明確了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和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三大要點,提出了推動行業進步的紡織科技創新、突出文化引領的紡織時尚升級、踐行紡織綠色制造和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協調聯動的紡織區域融通發展、推進雙循環的國際化供應鏈提升、促進數字經濟與紡織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支撐現代化發展的紡織人力資源建設等紡織現代化體系七項行動。
華珊表示,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是發展紡織新質生產力的重點方向,并分別闡述了發展科技新質生產力、時尚新質生產力和綠色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內容。
最后,贛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鐘金華表示,興國縣將以中國·贛州首屆石墨烯暨紡織服裝新材料產業論壇為交流合作平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石墨烯等新材料在紡織服裝領域的深入應用推廣,助力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邁向新的征程。
科技館開啟興國發展新引擎
3月19日上午,全國首家縣級石墨烯科技館在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正式開館運營。
興國縣委副書記鄒芬芬主持了開館儀式。
“石墨烯科技館的正式開館運營,正是我縣在推動紡織服裝產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重要成果。”興國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章宏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興國縣緊緊圍繞紡織服裝首位產業發展定位,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產業轉移,相信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展示石墨烯在紡織服裝領域的研發推廣所取得的顯著成效。彰顯興國縣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方面的堅定決心,推動興國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主任閻巖在致辭中表示,興國石墨烯科技館的落成,承擔著促進石墨烯新材料與紡織服裝產業有機融合,帶動技術提升和產品升級的重要功能,興國石墨烯科技館的落成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也是集資蓄力、啟智創新、創造產業價值、助業利民的務實之舉。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同頻共振,機遇和挑戰交織并行的背景下,結合興國紡織服裝產業優勢特色,要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四新”驅動,以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為切入點,激發產業新動能。
二是推進“四化”建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為主方向,形成產業新增長點。
三是倡導“兩合一同”,以資源融合、產業融合,區域協同為落腳點,構建開放合作新模式。
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兆平在致辭中介紹了興國石墨烯科技館的建設背景和產業價值。
在到場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興國石墨烯科技館舉行了隆重的推桿儀式,宣布正式開館運營。隨后,到場領導和嘉賓參觀了興國石墨烯科技館、將軍園和石墨烯新材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