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最大的成衣制造國,有近40萬家服裝制造企業。在“智改數轉網聯”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傳統服裝產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1個月前,省工信廳公布了江蘇省信息消費大賽獲獎名單,蘇州飛榴科技有限公司憑借“針聰明”智慧生產協同解決方案榮獲唯一的一等獎,這是ai人工智能在服裝產業變革發展中的真實落地場景,它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1月30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進行實地探訪。
“在生產車間里,每個工人面前都安裝一個平板電腦。在這個屏幕上,他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今天要做哪道工序、目標產量是多少,也可以實時看到自己今天干了多少,賺了多少錢。”飛榴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po劉珂手里拿著一個平板電腦,一邊演示一邊向記者介紹“針聰明”智慧生產協同系統。正是這款智慧生產協同系統,給服裝制造企業裝上“數字大腦”。
生產一件款式復雜的衣服遠超普通人的想象,工序可能多達幾百道。過去,班組長憑借自己的經驗分配工人、機器和物料,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做出調整,生產效率難以保證。如今,人工智能技術被應用到服裝生產制造,剪裁、車縫、質檢、后整等所有環節早已在智能系統中提前規劃完成,實現工廠內各部門、各環節高效協作。
在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智能生產吊掛傳輸系統抓取袖口、衣領、前襟等一件件組成服裝的“零部件”,精準送到各崗位工人面前。江蘇金辰針紡織有限公司業務部負責人林國師告訴記者:“原來,每上新一款衣服,生產線需要不斷調試磨合,轉款時間通常在一周左右,現在,當天就可以轉款,不僅效率提高幾倍,良品率也提升了。” 2022年,該公司成功入選2022年蘇州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目前“針聰明”智慧生產協同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阿迪達斯、耐克、斯凱奇等國際知名品牌的一線代工廠,賦能傳統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
新消費場景,催生全行業柔性產業鏈
數字技術解決的不僅僅是生產車間的問題,更是為整個服裝產業建立起一條完整的柔性產業鏈。
柔性產業鏈解決的正是新消費場景帶來的沖擊。如今,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呈井噴式增長,商家為了避免積壓庫存,現貨越來越少,預售款式越來越多。當某一款衣服迅速爆火,銷量達幾萬件時,商家如何在短時間內交付大量訂單?這款智慧生產系統除了幫助工廠提高生產效率外,在直播前,還可以通過ai大數據,利用以往同類款式數據來預測這款商品是否火爆,以此定制預售方案。
年輕人對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激增,面對一時興起的新款式,服裝企業也會突然接到少量加急訂單。如何為中小企業打造可供小單快返的柔性產業鏈,滿足更多訂單需求?智慧生產系統可以精準地計算出某個工人正在做什么,選擇哪幾個工人是最優方案。這樣既可以做到不影響大單的情況下,小單也能插進來。
沒有設計師,也可能用ai打造自有品牌
從代加工到創立自有品牌,是很多服裝企業發展壯大時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果善用人工智能,在沒有設計師的情況下,企業也有可能打造自有品牌。
在飛榴科技的“衣覽”軟件上,輸入品牌定位、款式品類、用戶畫像、風格色彩等關鍵詞,ai大數據根據當前流行趨勢、網絡流行熱點等,再結合工廠代加工數據,智能生成多款、多色目標款式設計圖。大幅減低服裝設計創作門檻,提高款式研發效率。
更有趣的是,在這個平臺上,還有虛擬人模功能,在真實的衣服沒有做出來之前,進行3d試衣,根據點擊量來制定銷售策略。
飛榴科技的實踐只是江蘇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的一個案例,全國首批300家5g工廠中江蘇有97家,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已經連續9年名列全國第一。在剛剛結束的全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新增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家,新建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12家、示范車間501個。在龍年新春到來之際,江蘇制造正加快實現“數智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