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四(1月25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出警告,指出紅海危機、俄烏沖突以及巴拿馬運河的干旱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擾亂。
UNCTAD的貿易物流處處長揚·霍夫曼(Jan Hoffmann)表示,全球航運成本已經急劇上升,能源和食品成本也受到了影響,從而增加了通脹的風險。
自也門胡塞武裝開始對紅海及其附近水域的船只發動襲擊以來,全球航運業的主要參與者已暫時停止通過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重要通道,對于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能源和貨物運輸具有重大意義。
霍夫曼引用數據指出,蘇伊士運河在2023年的吞吐量占全球貿易量的12%至15%,但據UNCTAD估計,過去兩個月蘇伊士運河的貿易量下降了42%。
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以來,胡塞武裝對紅海及其附近水域的船只發動了至少34次襲擊。盡管美國和英國軍隊已針對胡塞武裝在也門的據點發起空襲,但該組織仍在繼續襲擊商船。
霍夫曼強調,在蘇伊士運河吞吐量大幅下降的同時,全球其他主要貿易路線也面臨壓力。他指出,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持續近兩年的沖突和其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重塑了石油和糧食貿易路線,其中包括通過黑海的路線。
全球航運成本飆升
對于航運公司而言,雪上加霜的是,嚴重的干旱使巴拿馬運河的水位降低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這明顯限制了可通過該運河的船只數量和規模。
霍夫曼指出,去年12月,巴拿馬運河的吞吐量比一年前下降了36%,比兩年前下降了62%。全球貿易中約80%的貨物由船舶運輸,而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今年以來,超過300艘集裝箱船(占全球集裝箱運力的20%以上)正在轉移或計劃使用蘇伊士運河的替代方案。許多船只選擇繞道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這個航程不僅時間長,而且成本也更高。
全球航運成本正在急劇上升。自去年12月初以來,從上海出發的集裝箱航運現貨平均運價上漲了122%,從上海到歐洲的運價上漲了256%,到美國西海岸的運價上漲了162%。
霍夫曼表示:“這場危機對全球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因為船只正在尋找替代航線,以避開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