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俄羅斯網站20日報道,知名海事咨詢機構Sea-Intelligence日前表示,與新冠疫情初期相比,當前紅海航線的中斷已經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Sea-Intelligence的一份報告稱,目前船舶運力降幅是近年來的第二大降幅。影響更大的一次事件是超大型貨輪“長賜”號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長達6天的“世紀大堵塞”,當時貿易陷入停滯的損失達到每天90億美元。
據Sea-Intelligence的估計,目前全球約有10%的船隊處于閑置狀態。報告稱,如果海運承運人多部署額外的船只,可以用來抵消當前的延誤。
巨頭紛紛宣布:暫停生產!
截至目前,一些企業聲稱集裝箱船的延誤已經沖擊了公司的供應鏈。特斯拉、沃爾沃和米其林最近表示,他們旗下的一些工廠已被迫暫停生產。全球家居巨頭宜家表示,公司的一些產品可能會出現交貨延誤。
值得注意的事,近段時間,多家汽車工廠因零件運輸問題停產。其中日本鈴木汽車位于匈牙利的唯一一家歐洲工廠將停產一周。更早之前,特斯拉宣布將在1月29日至2月11日期間暫停其位于柏林附近工廠的大部分汽車生產,沃爾沃汽車則在上周宣布該公司位于比利時根特的工廠將暫停生產三天。
上述多家知名車企歐洲工廠停產,均是因為運送零配件的船公司避開紅海繞行南非好望角導致延期。為了避免停產,大眾汽車調整了零部件的供應路線,從上個月開始就從蘇伊士運河轉向繞道好望角,此舉使交貨時間增加了兩周。
亞歐之間汽車零部件的貿易非同小可。目前,歐洲汽車行業約7成的零部件都是通過紅海從亞洲運輸而來。
全球家居巨頭宜家此前警告稱,由于胡塞武裝對前往蘇伊士運河船只進行襲擊,該公司的一些產品可能會出現交貨延誤。“蘇伊士運河的局勢將導致延誤,并可能導致某些宜家產品的供應受限。”該公司表示,正在與運輸供應商進行對話,以確保貨物能夠安全進行。
宜家還表示,正在評估其它供應路線選擇,以確保其產品能夠交付給客戶。該公司的許多產品通常要經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從亞洲的工廠運往歐洲和其它市場。
羅賓升國際貨運公司發布的《關于紅海局勢以及蘇伊士運河運輸受限的客戶通知》顯示,紅海沖突對全球供應鏈的整體影響仍在繼續,并且已經帶來了明顯的連鎖效應,預計物流市場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歸到可預測的周期。該公司還表示,為了在競爭激烈的運力市場中獲得艙位,建議貨主至少提前3-4周預訂艙位。
船舶大改道,中資船企通航穩定
Container xChange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計劃穿越紅海的700艘集裝箱船中有500艘已經改道。
另外,克拉克森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12日-16日紅海地區船舶通行量(以總噸計)下降10%,同期進入亞丁灣區域的船舶較2023年平均水平大幅下降65%,其中油輪和氣體運輸船通行量明顯降低,集裝箱船通行量繼續維持低位,以TEU計下降約90%。
蘇伊士運河方面,1月12-15日蘇伊士運河船舶總通行量較12月上半月下降53%,1月初則降低45%,預計未來幾天降幅還將繼續擴大。
多方努力之下,紅海危機尚未緩和。在對抗升級的情況下,航運公司尚未恢復重返紅海航線的信心。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根據港航大數據實驗室分析顯示,12月蘇伊士運河與曼德海峽的船舶通過量較11月分別下滑22.5%和25.3%,但中資船舶通過量基本穩定。涉及該水域的中資頭部船隊中遠海運集運與散運、洲際海運、中谷海運、中聯航運等,均未改道或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