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體化項目的迅速發展,未來PTA產能仍呈現增加趨勢,原有的PTA企業擴增明顯,部分下游企業擴增原料裝置,達到產業鏈向上游拓展的趨勢,實現從“原油-PX-PTA-聚酯”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在此發展的過程中,PTA行業格局也出現了新特征。近年來,國內PTA行業經歷產能過剩期及洗牌去產能期,供應格局的變化對市場帶來較大的影響,隨著新裝置投產后,未來國內PTA行業供應格局過剩局面或更加嚴峻
未來幾年,我國聚酯產能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其中2024年預計增長速度約9.80%,2025年預計增長速度約4.48%。
瓶級PET的煩惱:多家主力大廠仍在積極投建新產能
2024-2028年,國內瓶級PET仍在積極投建新產能,產能實現穩步增長,逸盛、三房巷仍在積極投建新產能,屆時主力大廠產能將持續擴大,企業分布將更為集中,龍頭企業在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安徽昊源、桐昆、三維等新企業也將積極投入到瓶級PET行業中來,瓶級PET企業數量將持續增多,后期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因此,2024-2028年瓶級PET產能過剩問題將更加突顯。
差別化面料成“新藍海”切片紡企業生產優勢較為明顯
預計2024-2028年國纖維級PET市場供應仍將延續增長趨勢。2023年10月,纖維級PET市場在原料支撐回落及下游需求持續疲軟等諸多利空因素影響下,仍維持高開工。后續來看,隨著未來五年纖維級PET市場新裝置投產后,場內供應量或有所上漲。但隨著滌綸長絲市場新增裝置陸續投產,以及目前滌綸長絲行業利潤被壓縮后,庫存壓力快速上升的影響,預計明年,滌綸長絲裝置的側切產量或相應增加,市場需求或窄幅增加。
后期隨著纖維級PET產業鏈轉型成功、煉化一體化、提升裝置運行水平及新技術的應用等技術手段的提高,或可幫助纖維級PET從供過于求到供需平衡邁進。由此預測,未來五年纖維級PET市場供需或有望達到平衡。
隨著國內下游終端紡織服裝業的飛速發展,2024-2028年纖維行業或將開發更多新型產品,并進一步開發產品性能及其應用面。目前功能性、差別化面料成為紡織服裝市場發展的“新藍海”,切片紡企業生產優勢較為明顯,后續有色絲等新型面料或將推動國內下游需求的發展,且國內紡服上下游產業鏈的高集中度,短期內在國際上仍具備不可替代性,預計終端紡織服裝市場出口或維持回升趨勢。
另一方面在高訂單、高利潤的驅使之下,明年聚酯薄膜產能將有大幅增長預期,聚酯薄膜對纖維級PET的需求占比將有上升,而其他像無紡布、塑料等領域,纖維級PET應用將有進一步拓展,順應新形勢積極進行技術研發,不停創造纖維級PET新的利用點,預計我國纖維級PET行業未來可期。
部分成本較高的紗廠將退出市場或被收購 滌綸短纖市場競爭將愈演愈烈
隨著新產能不斷釋放,老產能也在跟勢增長,在供應面不斷地擴張的局勢下,短纖市場競爭將愈演愈烈,此外,伴隨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向外轉移,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提升,我國傳統紡織行業增長緩慢,而紡紗領域作為棉花、滌綸短纖重要的消費市場更是大受影響。盡管聚酯成本的降低致使滌綸短纖價格優勢凸顯,但消費量增長預計難以超過供應端的增長,滌綸短纖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或逐步加大。
2024年短纖新產能釋放集中在下半年,整年供應壓力較大,市場成交價格重心隨之下滑,或維持低加工費情況。價格運行區間在7000-8000元/噸附近。2025-2026年,短纖產能繼續擴大,但下游紗廠擴張有限,在供需錯配下,部分成本較高的工廠將退出市場或被收購。2027-2028年,在經歷產能出清后,短纖供應壓力將得到一定緩解,屆時行業利潤有望提升。
兩年內產能擴張迎來鼎盛階段,滌綸長絲龍頭企業“占山為王”
未來幾年滌綸長絲或仍將延續供需雙增的走勢,但行業擴張態勢放緩。未來5年內,滌綸長絲產能或將保持穩定增長,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新疆等省份,且以龍頭企業擴張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后續浙江省的產能擴張或有限。2024-2025年是滌綸長絲產能擴張的鼎盛階段,產能增速將進入近年來低位區間,龍頭企業擴張速度放緩,且中小企業將持續退出。2025-2028年滌綸長絲工廠多向產業鏈一體化發展。需求方面,得益于內需消費的恢復性反彈增長,紡織行業內銷實現較好增長,但紡織品服裝出口壓力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