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克蘇、庫爾勒、奎屯等地幾家棉花加工企業反饋,受上周鄭棉反彈和節前終端產銷迎來“翹尾”行情的拉動,不僅疆內外棉花價格隨期貨振蕩反彈,而且棉花貿易商/期現公司、紡企詢價采購的積極性較12月上中旬逐漸回升。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涉棉企業心里普遍沒有把握,只能邊觀察邊出貨。
從棉花企業報價來看,12月24-25日,新疆監管庫“雙28”機采棉公重報價漲至15850-16050元/噸(因具體品質指標、雜質含量、倉儲庫不同或有100元/噸左右差距);“雙29”公重報價16050-16200元/噸,較12月初上調近500-700元/噸。對大部分南疆軋花廠而言,按當前銷售價計算,機采棉已處于產銷持平或稍有微利狀態。江蘇某紡企業表示,今年公檢“雙28/雙29/雙30”資源占比較高,品質不需要擔憂,用棉企業更關心的是長度整齊度和斷裂比強度一致性等指標。
棉花成交回暖
近一周多來棉花成交量弱勢回暖,一是國內棉花貿易企業/期現貨公司大舉入市,采用基差點價等多種方式采購2023/24年度新疆棉,現貨市場觸底反彈;二是12月中旬以來CF2405合約盤面價格持續在15000-15500元/噸盤整,一些機構、涉棉企業判斷本年度鄭棉調整已經結束,主力合約將繼續上破重要壓力關口,加上部分紡企春節前仍有補庫需求,逢低采購的意愿上升。另外,終端節前備貨,少數布廠和面料、服裝企業冬春季補庫等對市場信心、盤面情緒形成一定支撐,棉花等原料短暫回暖,但持久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