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河子、昌吉、沙灣及阿克蘇等地部分棉農、軋花廠反饋,受上周鄭棉盤面止跌、反彈的拉動,再加上部分金融機構監管有所放松,10月28-29日籽棉收購價持續小幅反彈,40衣分、12%以內水分蛋卷棉的收購價漲至7.50-7.65元/公斤(42%及以上的衣分收購價達到7.80元/公斤左右);而喀什、阿克蘇等地40衣分、10%以內水分手摘棉的收購價格維持在8.30-8.60元/公斤,考慮到手摘紡棉銷售報價已與機采棉基本接軌,而手摘棉在庫綜合成本與鄭棉CF2401合約盤面價格大幅倒掛,因此加工企業收購偏謹慎。
從調查來看,由于截止10月底,北疆大部棉區籽棉交售進度已達到50-60%,再加上農民、植棉大戶、合作社等交售以前期惜售、水分比較低、等級/品質指標較高的蛋卷棉為主及國內棉花期現價格小幅上漲等拉動,北疆機采棉收購價現“翹尾”行情;而農民在籽棉收購價反彈希望落空、11月份降溫降水概率大幅上升及對現金流需要較大的前提下,也不得不紛紛加大籽棉交售力度,棉花加工企業收購、加工恢復“正軌”并逐漸提速。10月下旬以來,部分前期“保價收購”(以20天或30天內的最高收購價進行結算)的資源開始集中結賬、開票,因此在出現很多高收購價的票據的同時也令農民、軋花廠間產生很多糾紛,棉企籽棉平均收購價及經營風險都偏高。
石河子、阿克蘇等地幾家個體軋花廠表示,截止10月28日,40衣分、12%以內水分機采籽棉的平均收購價約7.70-7.80元/公斤(含“保價收購”部分資源);而當前疆內油廠和短絨廠的棉籽收購價多在2.90元/公斤左右(手摘棉棉籽價格略高),折合在監管庫綜合成本17250-17500元/噸(毛重,含短倒、倉儲庫監管費及兩個月財務成本等),高于鄭棉CF2401合盤面價格1000元/噸以上,而目前疆內庫存“雙28”機采棉公重報價集中在17000-17200元/噸(2023/24年度新棉,或有100-200元/噸差異),考慮到毛重、公定結算差異,軋花廠幾乎產銷持平甚至略有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