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公司(S&P Global)的數據,2023年11月,越南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023年10月的49.6降至47.3,創五個月新低。這一下降表明該行業的經營狀況每月都在顯著惡化,這已是連續第三個月出現惡化。
11 月份,制造商的新訂單再次減少,從而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增長。下降的速度非常穩健,是自 5 月份以來最明顯的一次。據報道,新業務量下降的背后是客戶需求的減弱。由于新出口業務在四個月中首次出現下降,因此需求減弱的影響擴大到了國際客戶。一些小組成員報告說,客戶不愿意為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隨著新訂單的減少和經濟形勢的嚴峻,企業再次縮減了生產規模。在過去的三個月中,產量逐月下降。此外,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公司(S&P Global)的數據,收縮速度急劇加快,是 5 月份以來最明顯的一次。
今年最后一個季度中期,成本壓力再次上升,通貨膨脹率創下九個月來的新高。據報道,貨幣疲軟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反過來,企業連續第四個月提高了自己的銷售價格。
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企業也表示不愿持有庫存。因此,采購庫存和制成品庫存均有所減少,而且是連續第三個月減少。生產前庫存大幅下降,降幅為 6 月份以來最大。與此同時,生產后庫存僅略有下降。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設定了2024年東南亞國家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達到440億美元的目標。這是 VITAS 主席 Vu Duc Giang 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的。這一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是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紡織服裝出口復蘇的背景下制定的。
然而,今年1月至10月,越南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額為276.7億美元,同比下降12.9%2023年10月達到25.6億美元,同比下降5.04%,環比下降0.06%。出口產品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一些必需品出口大幅下降,如運動衫、短褲、童裝等。與此同時,安全防護工作服、套裝、醫用服、牛仔褲等產品出口激增。
越南出口商希望能夠實現前所未有的市場多元化,從而進入俄羅斯、非洲等非傳統市場,出口到更多國家和地區。美國仍然是最大的服裝目的地,其次是日本、韓國、歐盟、加拿大和中國。但這一目標最終是否能夠實現,仍需要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