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貿易中心(ITC)的最新報告,南亞對中國的制造業出口潛力為 48 億美元,占該次區域出口總額的 1%。
該報告題為《向中國出口》,其中 46% 目前已實現(22 億美元);該次區域對中國的未實現潛力包括因現有摩擦造成的 10 億美元和與未來幾年增長預測相關的 16 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在 "一帶一路 "倡議中的機遇》的報告。
倡議下的六個南亞發展中國家都有一些未實現的對華制造業出口潛力,從馬爾代夫的 11,000 美元到孟加拉國的 14 億美元不等。在該次區域未實現的對華制造業出口潛力中,超過 93% 來自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很大一部分未實現的潛力來自服裝產品和鞋類。考慮到這些產品受益于最不發達國家(LDC)的優惠政策,而孟加拉國將在 2026 年畢業時放棄這些優惠政策,因此很可能會喪失大部分未實現的出口潛力。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對華制造業出口的增長機會更為多樣化,不僅包括服裝,還包括棉織品、皮革制品、醫療器械和其他產品。報告指出,如果這一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對巴基斯坦出口的影響最大,出口額將增加 4%。
對該地區其他國家的影響將為 1%或更低。
報告指出,如果發展中國家在 "金磚倡議 "下的出口從初級產品轉向更多制成品,那么到2027年,這些國家的出口將增加高達3180億美元。
自十年前啟動 "金磚倡議 "以來,參與該倡議的發展中國家對華出口猛增 79%。然而,這些國家對華出口潛力的近一半仍未實現。
亞洲國家占對華出口潛力的 65%,即 2,060 億美元。所有地區都有大量增長機會:美洲 1 110 億美元,非洲 700 億美元,歐洲 330 億美元,太平洋 3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