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悲觀!60多家企業檢修減產“穩價”!
“銀十”開篇不利,不僅沒有往期高漲的情緒,還因國際形勢動蕩增添了幾分交易寡淡氣氛。往年同期暴漲的原料大多以千位數暴跌,鋰電池、紡織品、涂料等產業鏈跌勢尤為明顯。近期,巴斯夫、滄州大化、魯西化工、LG等60余家企業先后啟動停車檢修計劃,最長停產到明年年初,涉及ABS、甲醇、TDI等多個產業鏈超1300萬噸產能。此番“集體減產”,是否為救市做推動?
第四季度難有機遇,化工寒冬將至!
大廠縮減產能、增加檢修在短期內能夠維穩市場,疊加近期環境污染防治啟動,市場或出現短暫缺貨情況。歐洲、中東戰爭不斷,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悄悄改變,原油價格波動難料,化工市場已經難以隨“油”走動。另外,在全球經濟難有好轉的情況下,多國開始將市場需求轉至內銷,中國出口量也較往年增速放緩。預計戰爭、經濟等因素影響,整體需求不明朗,今年第四季度的化工市場將遇上三年來最強寒冬!
行業“寒冬”東莞27年的化工大廠倒閉!
最近,東莞一家名為東展化工的大型化工企業宣布全面停產,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公司已在東莞扎根27年,一直以來享有良好的行業聲譽,然而,最近卻因為多個因素影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已無法繼續維持。
根據業內消息,東展化工停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受宏觀經濟影響,全球塑膠化工市場形勢嚴峻,導致國際匯率大幅波動,塑膠產品價格隨之大幅下滑,這使得公司的日常經營陷入困境,無法繼續維持。
其次,由于化工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業務困境無法及時兌現貨款,導致東展化工資金鏈斷裂。在無法獲得足夠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公司最終做出了全面停產的決定。
東展化工是一家合資企業,公司成立于1996年,如今已在東莞運作整整27年之久。在這段時間里,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可說實力雄厚,并在行業內擁有良好的口碑。其業務遍及珠三角經濟帶,是東莞名副其實的大型企業,然而,在當前嚴峻形勢下,東展化工最終還是沒能挺過這個難關。
據業內人士透露,東展化工等化工企業的倒閉主要原因是訂單減少。受疫情影響,國際上汽車、玩具、家電、電子電器等行業的處境艱難,出貨量創新低,對化工材料或半成品的需求減少,直接影響到化工類企業的訂單,進而導致企業資金流危機,甚至資金鏈斷裂。
盡管東莞化工產業具有集群優勢,但這種高密度、高頻次的密集合作導致了局部的“金融危機”。一旦一家企業出現問題,就會迅速波及其他合作伙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東展化工的倒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東莞化工產業的困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