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上市公司一季度交卷的時候,幾家歡喜家幾家愁,比如電池中上游“哀鴻遍野”,不過也沒啥難過的,誰還沒有過“高光”呢,周期起伏而已。另一邊如化工新材料,現在似乎局部逐漸走出低谷,開啟復蘇。
從最近公布的2024第一季度結果來看:萬華化學“營收同比增長10.07%”;巴斯夫“開局穩健”;贏創“開局好于預期,部分業務實現翻倍增長”;中國化學“凈利潤同比增長9.5%”;衛星化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46.55%”;神馬股份“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43.05%”;上海石化“扭虧為盈”;恒力石化“業績同比大幅增長109.8%”;新鄉化纖“凈利潤同比增加257%”......
當然,后面幾家集中在化學纖維領域,這個產業在前兩年也是“至暗時刻”。除上述企業外,據悉,4月28日,又有兩大化工纖維龍頭恒逸石化、吉林化纖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成績“炸裂”。
(1)恒逸石化
據報告披露,公司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6.56億元,同比增長11.54%;凈利潤4.14億元,同比增長1087.19%,扣費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13億元,同比增長3890.00%。
恒逸石化是全球“煉油-化工-化纖”產業鏈一體化龍頭企業,具有“滌綸+錦綸”雙“綸”驅動,擁有煉化、PTA、聚酯纖維三大核心業務。
其中,PTA(對苯二甲酸)方面,截止到2023年底,公司擁有四大PTA 基地,參控股產能共計約 2,150萬噸(全國為8,061.5萬噸);此外,公司還有PIA(間苯二甲酸)產能30萬噸(全國是55萬噸)。
聚酯方面,截止到2023年底,公司參控股聚合產能共計1111.5萬噸(全國為7,984萬噸),其中聚酯瓶片(含 RPET)產能360萬噸,聚酯纖維產能包括聚酯長絲 633.5萬噸、短纖118萬噸。
2023年,受紡織與服裝行業高景氣度驅動,PTA行業開工率基本保持在80%左右,聚酯行業產量增速創近十三年新高,當前PTA出口穩中有升,聚酯產品需求也穩步釋放。
在新材料布局,公司大力推進欽州“年產120萬噸己內酰胺-聚酰胺產業一體化及配套項目”;同時圍繞綠色環保類、功能類、生物基類三大主題進行產品開發,順利完成制備生物基聚酯單體的高效脫水反應“催化+溶劑”體系研究,解決高選擇性制備HMF的技術關鍵難題;生物基PTT彈性記憶性纖維系列產品項目已完成PTT切片紡絲試驗。
(2)吉林化纖
據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9.17億元,同比增長23.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98.36萬元,同比增長73.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87.996萬元,同比增長811.17%。
公司產品包括膠黏纖維、碳纖維,其中膠粘長絲產能約8萬噸/年,1.2萬噸碳纖維復材項目陸續投產。
當前,公司正在加速推進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建設,總投資185億元。其中,年產1萬噸人造絲細旦化連續紡項目于3月6日順利開車;3萬噸T800級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已調試完成,將于4月上旬開車投產;15萬噸差別化腈綸等新建、續建的5個項目將逐漸釋放產能。
此外,吉林化纖還建設投產了6.5萬噸碳纖維助劑項目,主要涵蓋油劑、助劑、上漿劑三大類產品。去年11月8日,3.5萬噸碳纖維樹脂助劑生產線投產。今年1月18日,油劑生產線投產并成功替代進口。
公司T700級碳纖維產品穩定運行,已逐漸替代進口高端應用領域,一季度碳布、碳板、預浸料等產銷量增加近兩倍,實現了從0到1,從1到10的增長。自2023年底至今,吉林化纖已經發布三次提價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