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這一政策精神正在落地。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通知》,明確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信用建設中具有表率作用,直接影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要加強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設,著力解決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危害企業利益等政務失信行為,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增強民營企業投資信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通知》要求建立違約失信信息源頭獲取和認定機制。各省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部門依托本級信用網站、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工信部門“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本地12345政務服務熱線、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平臺、信訪部門等渠道建立或完善違約失信投訴專欄,受理、歸集本轄區涉及政府部門(含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違約失信投訴。
違約失信范圍包括政府部門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產業扶持、政府投資等領域與民營企業簽訂的各類協議、合同中的違約毀約行為。我委將在“信用中國”網站公示地方投訴專欄,及時調度各地受理投訴情況。支持各地探索依托本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網站建立合同履約信用監管專欄,歸集轄區內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簽訂的相關協議與合同,定期跟蹤履約情況。
《通知》還要求健全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全面健全政務信用記錄。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要抓緊制定相關信息歸集標準。各省級信用牽頭部門要加大政府信用信息歸集力度,按照統一標準將經認定的違約失信信息實時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違約失信信息、各地按要求梳理的拖欠賬款信息、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統一計入相關主體名下形成政務信用記錄。各級信用牽頭部門要推動將失信記錄納入相關政府部門績效考核評價指標。國家發展改革委適時將政務失信記錄納入營商環境評價和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評價。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通過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大數據監測、選取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建立監測點等方式,加大政府失信線索監測發現力度,按所屬地“即發現即轉交”并掛牌督辦,持續跟蹤辦理情況。各級信用牽頭部門要參照建立相應機制,通過多種渠道及時發現和處置失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