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自生產、制造、設備、院校等毛紡全產業鏈代表組成的2023年國際毛紡技術交流團,近日赴境外開展技術交流活動,持續擴大“朋友圈”。
參觀ITMA歐洲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交流最新毛紡裝備技術;到訪位于米蘭的D-house創新中心,了解羊毛產品的最新研發應用以及市場推廣;訪問意大利桑德森力瑪集團公司及下屬意大利絲冪拓(斯密特)集團,溝通毛紡、織造及后整理裝備與技術最新發展情況;考察意大利奧蒂爾紡機公司,掌握毛紡精梳、粗梳、半精梳裝備技術發展形勢……一系列緊湊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溝通,釋放國內毛紡業要擴大國際朋友圈的信號。
有活力、有韌性,中國毛紡織企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在日益顯現。
加速布局海外市場
4月,江蘇陽光集團與埃塞俄比亞商業銀行簽訂11萬套制服訂單;5月,山東如意中標卡塔爾航空公司毛精紡西裝、襯衣、風衣三個招標項目;6月初,剛果(金)大使巴盧穆埃內使團到訪鹿王羊絨,參觀鹿王羊絨上海區域店鋪……海外市場空間巨大,國內頭部毛紡企業在技術、產能上具備優勢后,正加速走向海外。
6月14日,康賽妮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賽妮”)應邀參加了佛羅倫薩第104屆PITTI UOMO國際男裝展。康賽妮膠囊系列在佛羅倫薩PITTI古堡最高點Fortezza da Basso展覽中心的展示,吸引了眾多時尚品牌、奢侈品牌的目光。來自全球主流媒體的記者和攝影師們紛紛把鏡頭轉向了康賽妮集團,競相報道康賽妮成為亞洲首家PITTI UOMO參展企業的新聞,盛贊康賽妮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紗線生產技術。“康賽妮是最有腔調男士的首選,是意大利時尚界的中心和焦點,更是一道靚麗的紗線潮流風景線。”當地媒體稱。
“康賽妮是首家受邀參展PITTI UOMO的中國企業,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康賽妮集團董事長薛驚理說:“這是全球頂級的男裝展,康賽妮以高端原材料供應商的身份亮相,憑羊絨紗線闖進世界奢侈品舞臺中心,不僅鼓舞了我們的士氣,也給整個行業確立了信心。”
之所以有參展的底氣,完全出于對產品的自信。薛驚理表示,早在康賽妮成立之初,就進行了全方位市場布局。康賽妮的海外布局,目標不僅僅只是把產品賣到海外,而是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羊絨原料需求,進一步豐富羊絨品類,擴大品牌影響力,康賽妮還與蒙古國有關協會、羊絨企業在毛紡織領域深度合作。“我們要努力保護天然草場資源,維護牧民利益。羊絨原料是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第一道關,原料品質是質量保障,康賽妮尊重牧民的每一份付出,同時保證向客戶提供高端羊絨產品。” 薛驚理說。
早在2016年,江蘇陽光集團(以下簡稱“江蘇陽光”)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為進一步打造民族品牌,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與埃塞俄比亞投資委員會與埃塞俄比亞總理府正式簽署陽光埃塞俄比亞毛紡織染項目投資協議。
多年來,江蘇陽光集團在國際化布局的道路上做了大量的探索。如今,面向埃塞俄比亞廣闊的市場需求,江蘇陽光埃塞俄比亞項目秉持“主動作為、精準出擊”的理念,充分釋放產業優勢,以江蘇陽光高品質的面料及服裝產品成功獲取了埃塞俄比亞海關制服面料、埃塞俄比亞商業銀行董事會成員高級定制、埃塞俄比亞總理府衛隊制服等一系列訂單。
憑借技術實力出圈
當技術承擔起撬動產業能力增長的責任時,當技術與產業發展日趨融合時,“自研+合作”的開放式創新逐漸成為毛紡企業創新的主流模式。
積極布局海外新興市場的毛紡企業通過“自研+合作”的創新共贏模式,一方面持續強化自身技術基因,激發發展活力;另一方面深化戰略合作,通過海內外企業技術合作、校企合作等措施,激發創新潛能,提升技術戰略決策的高度和深度。
毛紡企業全球布局,不僅僅是企業出海,在全球打響“中國智造”的名號,同時也是用全球智慧賦能中國市場,促進國內消費市場再升級的方法。
多年來,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澳”)持續布局全球市場,在澳大利亞等國設有多家貿易型公司;在意大利設有歐洲技術開發銷售中心;并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韓、北歐等市場設有辦事處及營銷團隊,營銷渠道覆蓋境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收購英國鄧肯羊絨紗線廠可以說是新澳股份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一招“妙手”。新澳董事長沈建華表示:“在用戶群體上,鄧肯的客戶與新澳的客戶完美互補;在技術和開發上,鄧肯產品的高標準為新澳羊絨事業提供了助力。鄧肯對新澳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布局,提高中國企業在高端紡織品領域影響力的作用,在隨著雙方的持續融合一步步釋放。”
2021年,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南山智尚”)與意大利馬蘭戈尼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從大賽組織、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深入合作。兩年來,依托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平臺,南山智尚從市場需求、流行趨勢、產品功能創新等方面出發,深耕產品差異化,與意大利馬蘭戈尼學院深入合作,把握國際時尚趨勢,將意大利時尚融入到產品開發中來,使南山智尚在市場中保持充分競爭優勢。
康賽妮聯合德國西門子公司打造的全球首家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無人黑燈工廠,2021年6月投用以來,年產高檔羊絨紗線1500噸,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質量,還讓能耗下降35%。依靠技術變革,紗線生產真正實現染色和紡紗全流程智能化。
將“變”嵌入品牌基因
新征程新起點,對于毛紡企業來說,品牌“走出去”只是起點,如何“走上去”成為擺在出海品牌面前的一道必答之問。
近年來,鄂爾多斯集團(以下簡稱“鄂爾多斯”)羊絨不斷強化品牌建設,發力海外市場,讓中國羊絨走出“國際范兒”。鄂爾多斯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消費者的需求,逐步建立了全品牌家族。在品牌價值不斷提升的同時,品牌的“走出去”自然也就成為了企業思考的一項議題。鄂爾多斯把握住羊絨原料、質量的優勢,制定了相應細分的推進策略,通過展會、各大國際時裝周、電商等渠道,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將鄂爾多斯羊絨推介到全球各地。
“想要跟現在的消費者對話,不管是從整個供應鏈,還是從零售管理,還是線上線下新零售的打通,都有賴于基礎設施,也就是數字化在很多方面的補課,以及超越,所以這背后其實是很大的動作或者是公司的變革,需要我們在多品牌的戰略堅持下來幾年之后,看到成果。” 鄂爾多斯集團總裁王臻說。在她看來,回到消費者身邊,真誠地敬畏市場,真誠地待客,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個市場當然也包括國際市場。
薛驚理這些年一直在為品牌發展不遺余力。用百年時間打造一個響當當的中華品牌,在全球奢侈品品牌里為中國品牌爭一席之地,這是薛驚理的理想。在他看來,中國品牌走向世界還需要沉淀與積累。做品牌要有文化的延續,做好中國品牌,要從思想、精神上發力,有足夠的時間,才有更多的故事。
“只有匠心才能打磨出底蘊深厚的品牌文化,這需要企業家坐得住‘冷板凳’,以長期主義理念去打造一個恒久遠的百年品牌。” 薛驚理說。為了全力打造品牌,薛驚理還為公司定下了“五年計劃”,每5年邁上一個臺階,最終實現從原料供應商到國際頂尖品牌的蝶變。康賽妮已經走過24年,未來的一個個5年,為了目標的實現,薛經理表示,康賽妮將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