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用好期貨工具、做好風險管理成為聚酯實體企業一種不可少的“技能”。
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PTA及滌綸短纖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湖州久立2023)”近日在浙江湖州召開。會上,實體聚酯企業如何用好PTA和短纖期貨管理經營風險,企業在運用期貨工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等,成為與會代表探討的話題之一。
來自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化纖產量為6488萬噸,同比微減0.55%,這是近40年來我國化纖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化纖行業經濟效益指標同比下降明顯。今年以來,我國內需市場呈現出復蘇態勢,但終端需求不足仍影響著紡織化纖行業運行。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聚酯行業和企業更需要多措并舉,以保持穩步發展的信心。其中,很多企業更加注重運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管理風險,鎖定利潤。
有效運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原料企業可以鎖定銷售利潤,聚酯下游企業可以平抑或規避原料價格上漲風險,生產商可以進行庫存風險管理,貿易商則可以判斷原料的基差走勢,在現貨、期貨之間進行套利。現貨買賣雙方可以運用期貨點價,提高定價效率;原料生產企業的期貨倉單也可以用于充抵、質押等,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
比如,運用聚酯產業鏈多個期貨工具,聚酯企業可以進行“虛擬工廠套利”。企業可以通過運用PTA、乙二醇和短纖期貨品種,根據加工費區間的變化在期貨市場構建虛擬工廠,鎖定加工利潤,并運用短纖期貨進行跨月套保,管理虛擬庫存。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恒力石化、恒逸石化、盛虹集團、桐昆集團、新鳳鳴集團、金綸高纖、華西村、三房巷等一批企業都參與到期貨市場中。
多年來,恒逸石化運用“期現聯動、工貿結合、產融結合”的實體產業鏈業務模式,結合企業的全產業鏈優勢,為主營業務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2021年至2023年,恒逸石化旗下浙江恒逸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連續3年入選鄭州商品交易所產業基地“PTA/短纖”品種合作單位。
新鳳鳴集團的滌綸長絲年產能為630萬噸,滌綸短纖年產能為60萬噸,PTA年產能為500萬噸。福建省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滌綸短纖和50萬噸滌綸長絲。面對2022年起伏不定的行情,新鳳鳴積極運用基差點價等模式保障生產運營;金綸高纖進行套保,減小了公司的庫存壓力,穩定了經營。
江蘇華西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滌綸短纖維。自短纖期貨2020年10月上市后,華西村積極、合理運用期貨工具,對企業庫存進行保值,并合理地調節產品庫存,盤活資金,預防一些市場的突發情況,對穩定企業經營起到了效果。
2022年,華西村通過合理、有效地把握采購與銷售節奏,利用相對低價位的原材料庫存對沖市場風險,保證了訂單的穩定性和降庫存的效率,保證了產銷比的平穩。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華西村的滌綸短纖產量為37.7萬噸,產銷率為100%,比上年同期提升了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量為6.45 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 17.60%;其滌綸短纖業務營收為26.71億元,同比增長22.34%。
華西村總經理汪方能表示,面對不斷變化的行業格局和發展環境,企業間要加強交流與合作,要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現有生產能力水平,還要合理運用短纖等期貨工具,更好地服務產業。
廈門國貿石化有限公司聚酯部總經理洪偉煌表示,當前短纖市場呈現出產業充分競爭、市場集中度偏高、客戶黏性降低、期貨參與度越來越高等特點。“2023年,市場將處于弱復蘇狀態。面對這樣的形勢,滌綸短纖行業要‘謀變破局,守正出奇’,以生產利潤為導向,強化市場研判,將企業的經營思路轉換為經營決策,加強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的應用,利用期貨現貨貿易結合,管理風險鎖定利潤,并重視海外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聚酯產業鏈上,目前已上市了PTA期貨和期權、短纖期貨等,初步形成了聚酯產業鏈風險管理工具體系,板塊合力已逐步顯現。多年來,期貨市場對于聚酯行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也深刻改變了聚酯產業傳統貿易形式,有效提升了聚酯行業的定價效率和風險管理水平。
目前,占國內PTA總產能94%的PTA生產企業、70%的聚酯企業都已成為聚酯期貨板塊的“產業大軍”,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模式已經深度嵌入到聚酯上下游企業的日常生產和經營之中。
中國化纖協會會長陳新偉表示,聚酯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對紡織化纖行業的運行與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聚酯龍頭企業積極完善“原油-PX-PTA-聚酯-紡織”的全產業鏈布局,進一步強化了我國聚酯產業的一體化和規模化優勢,降低了化纖原料價格波動風險,有利于我國聚酯產業鏈的持續穩定發展。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PTA和滌綸短纖作為聚酯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帶動了裝備、期貨等更多行業關注聚酯產業鏈的發展。
“相關企業要增強風險意識,充分運用好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充分發揮期貨工具的作用,強化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將其作為有效金融工具來防范現貨市場風險。”陳新偉說。
記者還了解到,為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鄭商所將進一步完善品種供給、強化板塊建設、優化交割服務、做好市場培育,從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