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旺季或將延遲
近期,在預期中,金三銀四下的長絲產銷率應該是200%。但下游織機開工數據基本上和2020年疫情期間相當,低于歷史同期。
2月以來,聚酯開工負荷率處于歷年最低點。2月平均聚酯開工率為78.29%,較1月開工率提升12.85%。聚酯開工負荷2月末最高達到86.1%,2月聚酯最低開工負荷為月初67%,2月中旬聚酯工廠開工負荷恢復至83%。
近期,江浙下游終端開機率逐步回升,截止二月底,江浙加彈綜合開工提升至92%,江浙織機綜合開工提升至75%。聚酯原料價格上漲,帶動終端備貨少的工廠集中進行原料補貨,備貨多的工廠依舊處于原料消化中。
在訂單來源上,外銷弱于內銷,內銷有下游備貨需求支撐。然而,紡織行業金三銀四的旺季預期基本落空。事實上,三、四月份以前是生產旺季,七、八月才是消費旺季。但近年來,外貿占比下降,直播和零庫存管理的興起,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集中生產的特征,季節性特征減弱。
紡織業正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先進制造業轉變。紡織業上下游企業的探索表明,傳統產業必須要在理念上更新、產品上創新、技術上革新,才能實現升鏈提質,在市場中保住一席之地。
開拓國際市場多元化
外貿訂單流失、產業鏈撤離的浪潮下,令人擔心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加工貿易出口1.16萬億元,下降18.8%,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1498.9億元,下降7.5%;紡織品1324.1億元,下降15.9%;塑料制品992.5億元,下降2.1%。
雖然出口數據還在上漲,但中低端制造業下滑嚴重,目前,我們正在全力發展高端產業,加速淘汰勞動密集型產業,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撤離。
一方面,我們要優化營商環境,穩住外資,引入更多外資,另一方面,我們要釋放國內消費活力,培養壯大我們自己的企業建立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