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單增海說,科技創新就是要摒棄幻想,走出一條自強道路。超級移動式起重機,被認為是工程機械中技術最為復雜、研發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單增海團隊經過十年努力,先后攻克行業公認的7大項關鍵技術,完全形成了千噸級起重機的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大國重器就是要勇于擔當、頂天立地,為民族起重、為國家舉力。”
當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單增海代表就坐在習近平總書記對面。聽了單增海代表匯報的新成績單,習近平總書記感慨:“我國的制造業門類非常齊全,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過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質量發展就要體現在這里。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我常說兩個必保,一個是糧食飯碗中國必須端牢,再一個制造業必須筑牢。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必須靠自己解決這兩個問題,不能‘一招鮮吃遍天’,缺了哪一項國際市場都保不了我們。”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子斌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歷史與實踐表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全國人大代表,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子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對于紡織服裝這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行業來說更具意義,我們的制造已經融入全球發展,必須要在智能制造、研發設計、產業應用、行業標準等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更好地應對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挑戰,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紡織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紡織行業和企業要抓住重大戰略機遇期,在全球范圍內統籌產業鏈供銷鏈,利用全產業鏈的優勢,進一步強鏈補鏈;要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提升發展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要加快布局實施行業“雙碳”戰略,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吳繼發
紡織行業是穩定外貿外匯、保障民生消費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發展的主力軍。兩會期間,紡織行業及紡機企業代表就制造業發展也提出了多項提案和議案。全國人大代表、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總設計師吳繼發表示,我們以成為中國紡織機械的民族脊梁而驕傲!疫情期間,邵陽紡機僅用38天時間研發了熔噴布成套生產線,解決了我國熔噴布嚴重緊缺的卡脖子問題,為國內外新冠疫情的防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22年邵陽紡機發展平穩,特別是特種纖維裝備實現了大的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在穩步推進。目前企業訂單飽滿,達到了預期目標。但企業也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是“鋅片”問題不確定性增加了,成本增加了。
兩會期間,吳繼發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國產高性能纖維材料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的建議”,一是打造碳纖維清潔能源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發展具有清潔能力的“碳纖維+產業”,進一步完善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布局;二是支持高性能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裝備公關;三是進一步提高高性能纖維在高端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整合相關資源,利用金融、保險等手段,引導形成支持使用國產高性能纖維材料的市場應用體系;四是優先能耗指標和綠電配給,提高綠電利用比例,促進高性能纖維行業綠色健康發展。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
魏橋創業集團作為制造業企業,近年來下大力氣抓技改、抓創新、抓管理,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使企業保持了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表示,魏橋創業集團未來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緊緊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引領帶頭作用,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著力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同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不斷追求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