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區的一場疫情,對中國第一大針織服裝出口企業申洲國際會造成多大影響還未可知。
截至2022年1月4日,寧波市北侖區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6例,其中北侖區申洲公司制衣三部車間受到較大影響。日前,申洲國際發布公告表示,本集團正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實施封控及隔離措施,預計位于寧波市北侖區的部分生產基地將收到短期停產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申洲國際的重要客戶耐克將于2022年第二財季期間在華業績大幅下滑。歸因于疫情導致的越南工廠關閉、貨品庫存處于低水平,此番申洲國際寧波工廠受疫情影響是否會對耐克、優衣庫等客戶產生后續影響還有待觀察。
暫時停產產能占集團成衣產能40%
疫情對申洲國際的影響率先體現在資本市場。
1月4日晚,寧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通報了北侖區疫情相關情況,自1月1日以來,北侖區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6例。據媒體報道,確診病例高度集中在北侖區申洲公司制衣三部車間。
公開資料顯示,申洲國際是中國第一大針織服裝出口企業,也是全球針織龍頭,同時是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和優衣庫的全球第一大成衣供應商。寧波市北侖區即為這家紡織巨頭的發源地,也是“大本營”。
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此次疫情對申洲國際的影響率先體現在資本市場上。
2022年港股首個交易日,申洲國際就收獲了一場大跌。1月3日,申洲國際單日大跌7.81%,股價觸及近一年最低點每股134.6港元,收盤于每股138.2港元。但在4日和5日,申洲國際連續兩日向上調整,4日微漲0.36%,5日盤中漲幅一度超6%。
1月4日,高盛和花旗銀行相繼下調了申洲國際的目標價。高盛將申洲國際目標價由189港元調低至175港元,花旗則將目標價由188港元下調至179港元。
高盛指出,申洲國際就寧波生產設施因疫情而要關閉,暫時停產的產能占集團成衣產能40%。同時下調對申洲國際2021至2023年盈利預測5至18%,以反映越南生產逐步恢復、柬埔寨的擴產成本上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去年第四季有部分貨品延遲發貨,以及本月寧波的生產中斷對申洲國際所帶來的影響。
但也有機構對此次疫情對申洲國際的影響持樂觀態度,摩根士丹利就是其中一員。其認為寧波生產基地停產不會阻礙申洲今年的上升周期,認為股價在1月3日約8%的調整很大程度上已反映短期憂慮。維持對申洲國際的“增持”投資評級及目標價195港元。
樂觀或源于在2020年,全球生產深受疫情影響時,由于國內有效的防控措施,寧波市在當年2月就陸續復工復產。這一優勢在申洲國際的股價走勢上也得到體現,自2020年3月申洲國際股價觸及當年最低點每股70.2港元后,一路震蕩走高至2021年2月高點每股191.1港元,漲幅高達172.2%,2020年當年漲幅就達到35.97%。
東南亞生產基地受考驗
在過去一年,申洲國際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不斷經受疫情考驗。申洲國際2021財年中報顯示(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其在中國內地、越南和柬埔寨的非流動資產分別約為56.2億元、46.9億元和18.2億元。而從2021年至今,這三地的工廠相繼面臨疫情的考驗。
2021年4月,申洲國際發布公告稱,為配合柬埔寨政府的封鎖措施,集團位于柬埔寨的生產基地將暫停運營,停工期限為2021年4月15日至4月28日,但由于4月28日之前為柬埔寨新年假期停工時間,所以對申洲國際在柬埔寨的生產基地影響有限。
隨后2021年7月,越南疫情對申洲國際位于當地的生產基地造成了更大影響。由于連續多日的社會隔離措施,申洲國際發布公告稱位于越南西寧省的布料生產基地的產能將按其正常產能30%運營,而位于該地的制衣工廠將暫停運營;位于胡志明市的制衣工廠則將以33%產能運營。對此情況,申洲國際估計每受影響運營14天公司布料和服裝的年度總產能將分別下降約2%和1%。
越南在2021年的疫情對申洲國際的具體影響尚未有更多官方數據披露,不過從耐克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截止2021年11月30日的第二財季,耐克在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大跌20%,稅前利潤跌幅高達36%。耐克對此解釋為是因為疫情導致越南工廠關閉,貨品庫存處于低水平。作為耐克全球供應商中的重要一員,申洲國際難免受到沖擊。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申洲國際的存貨數額也有了大額變動。2021年上半年,申洲國際的存貨數額約為62.3億元,而上年同期僅為48.1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對于存貨為何大幅增長,1月4日,《華夏時報》記者就這一數額變動原因致函申洲國際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申洲國際的護城河
不過投資者們似乎不必太過擔心,創立于1988年的申洲國際,目前仍是“裁縫活”做得最好的。2021年上半年,申洲國際實現銷售收入約113.7億元,同比增長約11.1%,實現毛利約33.7億元,同比增長6.8%,收入和毛利均為歷史同期最高。
依靠為耐克、優衣庫等服飾企業做代工,申洲國際構建了行業內首屈一指的盈利“護城河”。2020年,申洲國際成衣產能4.4億件,營收230.31億元,在全球同業上市公司里規模最大,同時其實現凈利潤51.07億元,凈利率高達22%,遠高平均行業內凈利率的6%左右。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運動服飾品牌耐克的凈利率為12.8%,安踏和李寧分別為14.5%和11.7%。
但李應濤同時認為,此次發生疫情的申洲國際寧波生產基地,業務以制造成衣為主,后續仍需看疫情持續時間來判定對申洲國際的影響,在復工復產階段易發生“牛鞭效應”,即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影響申洲國際對自家產能的把控。
而大摩在報告中顯示,申洲國際已經開始與品牌買家就停產事宜進行溝通,按公司說法,寧波服裝廠房停產一天將影響該集團年服裝產量的0.1%,“但停產的時間取決于內地政府的核酸檢測結果和指導意見。因此現時仍很難衡量影響的大小。”以“清零”后14天復工復產來計算,將對申洲國際的服裝產量至少造成1.4%的影響,與2021年其越南生產基地受到的影響相當。但這也意味著寧波疫情每持續一天,就將多影響0.1%的產能,1.4%這個數字也會不斷擴大。
在半年報中,申洲國際對于未來前景表示,雖然全球服裝的消費需求有恢復增長的態勢,但受疫情影響,短期內供應鏈產能的不足,將影響品牌商的采購計劃和市場投放。品牌商的采購策略很可能發生調整,將會更加重視供應商生產基地的區域布局及其供應鏈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