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對人身健康和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紡織原材料的生態屬性和綠色生產已成為社會和企業追求的目標。為此,今天下午,全球紡織網大講堂特邀必維中國區紡織與鞋部項目經理司芳(April Si)為我們帶來“紡織品限用物質風險評估”的主題分享。本次課程由BV必維集團和全球紡織網共同舉辦。
今天的課程,司老師主要帶我們了解生產供應鏈中限用物質的引入及殘留對終端成品的影響,以此讓面料供應商在原料的采購上進行嚴格管控,最終達到去除終端產品的不符合風險的目的。據了解,司老師是紡織染整專業及化學專業出身,具有近五年的紡織與鞋行業的工作經驗,熟知供應鏈中限制物質輸入及輸出。
首先,司老師在直播中概述了有害化學物質來源,她以棉花為例,提到服裝產品制成的過程中涉及到了棉花種植、紡紗織布、染色整理等工序,在這些工序中或多或少都會引入化學品,因此最終在產品或材料上會有化學品的殘留。
其次,司老師講述完風險評估判斷事項后,展開了今日的主題--紡織品限用物質風險評估。在“常規測試項目”中,她分別以“染料”、“表面活性劑”、“有機溶劑”、“重金屬”、“功能性化合物”等多個測試類別依次講解,并重點強調“表面活性劑”作為一種靈活多樣的化學及紡織助劑被廣泛使用,但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在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對APEOs等表面活性劑提出了限制措施。
隨后,司老師還提到在紡織品出口行業的上中下游,下游品牌商一直是控制化學有害化學物質的積極方。她以“服裝與鞋襪國際RSL管理工作組(AFIRM GROUP)”為例,講到AFIRM一直致力于減少在服裝及鞋襪供應鏈中使用有害物質及有害物質對供應鏈的影響,為公眾提供最新服裝和鞋類產品中涉及的禁用或限用化學品及其物質的信息以便使用,目前成員包括了Adidas、H&M、NIKE等知名品牌。她還提到AFIRM限制物質清單中紡織品材料限制類別相當詳細,例如天然纖維、混合纖維、合成纖維、人造革、涂層與印花等。
今天的直播課程干貨滿滿,讓企業在了解關于紡織品限用物質的具體要求的同時,也提升了企業對對化學品管控的重視。觀看下方視頻,可以回顧今日直播的精彩內容。
或是掃描以下二維碼,觀看本次直播的完整版視頻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