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報告
2018-09-27 08:45:48 來源: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2018年8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48.94,與7月相比上升1.17,符合預期。8月,儲備棉投放延期9月底政策落定,滌綸短纖價格快速上漲,紡企原料庫存有所下降。8月是紡織行業由淡季步入旺季的過渡期,企業生產有所恢復,市場交投氣氛逐步好轉,紗線價格小幅上漲,坯布價格持穩為主。目前中美雙方互加關稅措施已陸續落地,但中美走向仍未明朗,部分紡企表示對未來市場仍有信心。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市場低迷現象逐步改善,預計9月棉紡織景氣指數上升。
原料采購價格指數
8月原料采購價格指數50.5,與7月相比上升2.15,與預期不符。8月,隨著ICE棉花期貨相對走弱,國際棉價低位振蕩,鄭棉期貨跟跌,國內棉花現貨價格呈下探回升態勢,儲備棉成交均價小幅下跌;但受上游PTA、原油價格上漲影響,滌綸短纖價格快速上漲,且漲幅較大,粘膠短纖價格在其拉動下有所走高。8月,CotlookA指數平均值94.55美分/磅,環比下降1.69%;國內3128B級棉花現貨均價為16314元/噸,環比增加0.24%;主流粘膠纖維均價為14381元/噸,環比下降0.95%;1.4D直紡滌短均價為10564元/噸,環比增加18.94%。近期,受匯率影響,國際棉價承壓較大,國內新棉增產預期漸強,棉價或將先抑后揚,粘膠短纖價格維持平穩,滌綸短纖價格沖高后有所回落,預期9月原料采購價格指數上升。
原料庫存指數
8月原料庫存指數49.14,與7月相比下降1.04,符合預期。跟蹤企業數據顯示,8月,企業原料庫存環比下降0.68%。其中,原棉庫存環比下降0.65%,進口棉庫存環比增加5.68%,非棉纖維庫存環比下降0.80%。主要原因:一、儲備棉投放延期,企業理性采購;二、在美棉增加關稅前企業大量購買進口棉,進口棉庫存較大;三、滌綸短纖價格上漲太快,偏離市場預期,預計未來將進入回落調整期,因此企業在短期內保持一定量庫存。雖然目前旺季特點并不明顯,但市場較8月已有所好轉,儲備棉投放接近尾期,加上對新棉價格上漲的預期,企業增加原棉庫存,預計9月原料庫存指數上升。
生產指數
8月生產指數50.98,與7月相比上升1.58,符合預期。8月,天氣轉涼,下游市場較7月有所好轉,企業接單開始增加,生產有所恢復,設備開臺率上升。跟蹤企業數據顯示,8月紗產量環比增加0.49%,布產量環比增加3.76%。根據中棉行協調研了解,9月,市場進入傳統旺季,目前從下游訂單看,情況有所好轉,但旺季特點不明顯,部分企業的設備開臺率仍然不高,約92%的企業設備開臺率在80%以上,8%的企業設備開臺率不到80%。畢竟傳統紡織旺季已到,隨著接單情況的好轉,預計9月生產指數較8月有所上升。
產品銷售指數
8月產品銷售指數50.62,與7月相比上升3.15,符合預期。8月,純棉紗市場較好,各品種走貨均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人棉紗相對較為平淡,滌紗銷售順暢。坯布方面,上半月出貨不多,下半月交投氣氛開始升溫。價格方面,8月,32支純棉普梳紗平均價格為24111元/噸,環比增加0.19%,純棉坯布(32*32130*702/147斜紋)平均價格為5.75元/米,環比下降0.17%。跟蹤企業數據顯示,8月紗銷量環比增加4.92%,布銷量環比增加5.15%。目前,約62%的企業表示接單情況與上月基本持平,15%的企業表示接單情況好于上月。因此,預計9月產品銷售指數略有上升。
產品庫存指數
8月產品庫存指數47.42,與7與相比下降0.98,與預期不符。由于前期積累庫存較多,8月雖市場好轉,部分產品走貨順暢,但仍有一些企業保持較高的庫存水平,尤其織廠,中上旬庫存仍在積累,下旬出現小幅下降。跟蹤企業數據顯示,8月紗庫存環比增加0.65%,布庫存環比增加4.12%。企業目前大多數訂單仍為小單、短單。調研了解,約62%的企業銷售訂單到10月份,約23%的企業銷售訂單到11、12月份,只有15%的企業訂單接到12月份以后。隨著旺季市場好轉,企業走貨逐漸增加,庫存水平將有所減少,9月產品庫存指數上升。
企業經營指數
8月企業經營指數為50.68,與7月相比上升2.1,符合預期。8月份以來,國產棉紗價格小幅上漲,加上生產、銷售逐漸恢復,企業主營收入增加,部分企業開始轉虧為盈,虧損面逐步減小。由于工作環境比較艱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從事紡織行業,從業人員數不斷下降,缺工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步入“金九銀十”,各大類型的展會如約而至,多數企業表示將會抓住這個機會,拓展業務,增加企業訂單。通過調研也了解到,多數企業還是對未來的經營有足夠的信心。因此,預計9月企業經營指數將上升。
說明: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采集自全國近200家骨干棉紡企業,通過對多個主要指標加權計算得出,當指數高于50,表示棉紡行業景氣程度向好,低于50則表示景氣程度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