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國儲棉去庫存扎實穩步推進已進入全面決勝階段,國內外棉花市場即將開啟新的發展進程。2018年4月28日在江蘇昆山市舉辦第九屆中國棉花(紗)期貨論壇以“棉來紡往—探究紡織用棉情況”為主題,山東如意國際集團副總裁張偉主持,黑牡丹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蓉萍、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曄珺等參與討論。
圓桌論壇討論得出:目前,全國紡織規模約為1.2億錠,自2018年《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后,棉紡織行業為達到環保要求,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行業重新洗牌,更具國際競爭力。2018年,中國的紡紗產能已過了高速增長周期,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中國紡織品有極大可能逐步放棄中低端產品,同時增加對外資產的投資建設。未來5-10年中國紡織將會走上科技、時尚、綠色以及產品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中國的棉花產量、面積均逐年下降,棉花生產格局也將逐步發生變化,新疆地區面積增加,內地植棉面積下降。——以下為各個專家的觀點——
01
黑牡丹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蓉萍
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實施,對中小企業的沖擊較大。很多企業由于達不到環保要求,不得不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這使得整個棉紡織行業重新洗牌,而洗牌后的棉紡織行業將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同時,盡管目前化纖對棉花的替代嚴重,但由于黏膠對環境不利,故對棉花的后市十分看好。觀點
02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曄珺
中國紡織未來5-10年將會走上科技、時尚、綠色以及產品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一帶一路政策使得棉紡織行業進行整合、重組、兼并而更加的國際化。未來5-10年將會是中國紡織行業由大向強的發展過程。
03
福田實業漢盛有限公司總經理韋思穎
2013年至今,儲備棉累計投放量超過1200萬噸,加權均價為16000元/噸,從紡織企業的角度來說,儲備棉投放的政策非常好。儲備棉投放使得紡織企業用棉成本下降,從而增加了國內的消費量約50-100萬噸,但是在2017/18年度儲備棉投放結束后,國庫仍有約300萬噸的儲備棉在庫,整體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若儲備棉后期庫存不足,將以進口棉來替代市場,這就會增加成本,對中下企業壓力較大。
04
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信息總監汪前進
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信息總監汪前進認為:4月20日《中國農產品未來十年展望報告》中稱,未來十年我國農業發展重點由量轉為質。棉花的數據是產量、面積均逐年下降。2027年我國植棉面積約為4500萬畝。同時我國棉花生產格局也將逐步發生變化。新疆地區面積增加,內地植棉面積下降。最后談到中美貿易摩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美國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增加關稅,不僅訂單會轉移到東南亞等競爭對手國家,而且內銷競爭也會加劇。
05
浙江華瑞信息資訊公司首席分析手鄭圣偉
浙江華瑞信息資訊公司首席分析手鄭圣偉認為:2011年,我國紡織行業發展達到頂峰,全國約為1.289億錠,隨后開始大幅萎縮至1.1億錠。由于新疆地區大力扶植紡織行業,全國紡織規模目前約為1.2億錠。但是2018年,中國的紡紗產能已過了高速增長周期,進入轉型升級階段,中國紡織品有極大可能逐步放棄中低端產品,同時增加對外資產的投資建設。目前新疆地區正在率先實施新的扶植政策,這對于新疆紡織企業的整個生產結構有一定的調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