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聯盟旨在建立一個行業間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綠色發展公共交流平臺,致力于探索并推進行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全力解決行業綠色發展水平不平衡問題,計劃用3年時間推動中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達到全球領先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水平。
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原料來源于棉、木、竹、麻等天然纖維素,在服裝、家紡、產業用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早在20世紀初,粘膠法再生纖維素纖維就實現了工業化,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即開始試驗投產;并在改革開放后大規模擴張。目前,再生纖維素纖維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學纖維產品,我國則是世界最大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國,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0%。
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及行業地位的不斷提高,國家政府、紡織上下游產業鏈、終端品牌企業及廣大消費者對中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行業生產水平的先進性及生產過程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尤為重視。
經過近10年的持續發展,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裝備技術水平已得到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目前,行業已完全實現了廢水的在線監測。此外,針對行業廢氣中主要污染物的回收治理技術也越發成熟,能夠大幅降低污染物比例。在此背景下,成立綠色發展聯盟,除督促企業繼續加大自身持續的技術裝備投入外,還提升了其社會責任感,將加速中國從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大國向綠色再生纖維素纖維產業強國的轉變。
目前,聯盟正在組織撰寫“行業綠色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根據計劃,聯盟將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基礎,以達到《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及行業清潔生產要求為準入門檻,綜合考察國內外相關可持續原料采購、產品質量、化學品管理、社會責任、供應鏈管理及包括廢水處理與排放、廢氣處理與排放、廢棄物管理在內的環境管理指標要求等標準體系。同時,精選其中的核心部分構建可以評判行業內企業是否盡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的工廠生產考核辦法。并通過綠色生產模式的延伸與拓展,逐步形成從纖維到成衣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另外,為使各項考評客觀公正,聯盟將普遍引入第三方進行考評,同時接受社會各界及環保部門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