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推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的關鍵一環,再生纖維市場近年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給Adidas、Inditex、H&M、優衣庫等大品牌供貨的紡織企業感受格外深刻,他們不斷要求供應商提供更環保的纖維,每年再生纖維的使用量逐漸增多。而一些出口到歐盟的面料,受2024年7月18日正式生效的ESPR影響,對面料的綠色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越來越多上游企業在相關領域大力投入,其中不乏龍頭企業斥資百億投入。
佩浦發布FixDye環保再生滌綸長絲
產能將達到25萬噸
3月12日,“再生循環,綠動未來——FixDye環保再生滌綸長絲發布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會上,佩浦科技集團(REO-ECO)發布了FixDye環保再生滌綸長絲。
FixDye環保再生滌綸長絲采用塑料瓶、廢絲、廢布等為原料,結合100%進口設備巴馬格和TMT,利用先進的直紡工藝,顯著縮短生產流程,同時提升產品品質。再生滌綸長絲包括POY、FDY、DTY等優質紗線,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等多個領域,可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再生纖維的需求。
作為一家高分子材料循環再生的環保科技公司,佩浦擁有100%垂直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工廠,年產25萬噸再生滌綸長絲,只專注于再生產品的生產,確保了產品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同時,佩浦還積極采用清潔能源,如光伏和風力發電,努力打造綠色工廠,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目前旗下卡樂紡項目,將實現從廢舊瓶子到再生滌綸色絲(FixDye)的全產業鏈生產,一期紡絲產能將達到10萬噸,總產能可達25萬噸。
淮安市年產50萬噸再生聚酯新材料項目
江蘇綠絲可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再生聚酯新材料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50萬噸廢舊聚酯紡織品再生聚酯新材料工程,分兩階段進行實施。其中一階段投資11億元,擬購買建設用地178畝,新建再生聚酯生產車間、廢舊聚酯紡織品分揀車間、原材料庫、綜合辦公樓等建筑面積152600平方米;通過購買催化劑配置系統、醇解釜、預縮釜、終聚釜、轉鼓干燥機、 擠壓機、噴絲機、空壓機、紡絲設備、加彈機等設備,建設10萬噸廢舊聚酯紡織品再生聚酯新材料工程;主要工藝流程:廢舊聚酯(PET)紡織品→醇解→液相增 粘→再生聚酯切片→預結晶、干燥→熔融紡絲→高速卷繞→再生滌綸POY→加彈→DTY 長絲,并配套建設公輔工程;二階段新增投資39億元,擬購買建設用地 288畝,新增40萬噸廢舊聚酯紡織品再生聚酯新材料的生產規模。
作為淮安市洪澤區區重點產業項目,江蘇綠絲可萊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再生聚酯新材料項目一期項目預計在2026年6月前全面投產。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60億元、稅收1.8億元,為洪澤區打造全國領先的再生聚酯新材料生產基地提供強大助力。
賽得利年產30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
3月7日,賽得利(山東)纖維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萊賽爾纖維項目一期銀團簽約。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濟寧市魚臺縣,由新加坡金鷹集團旗下賽得利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10億元,已入選國家發改委第8批重大外資項目清單,一期工程由工行濟寧分行作為牽頭行組建銀團,口行、建行、農行、交行、郵儲、浦發、民生八家銀行共同參團,創下審批速度最快、閉團時間最短、提款與建設同步的“新春加速度”。
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將帶來年營業收入104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計劃建設4條全球單線體量最大的纖維素材料生產線,將吸引集聚一批上下游企業,打造一個500億級產值的紡織新材料產業集群,引領紡織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恒新綠色科技有限公司CR項目
2025年3月5日,福州市生態環境局關于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的公示。項目位于福州市連江可門經濟開發區,擬建設1條廢漁網切片等廢舊尼龍制品熔融解聚再生聚酰胺6切片生產線,年產7000噸再生PA6全消光切片產品。
恒申集團旗下福建省恒新綠色科技有限公司CR項目以恒申集團自主研發的錦綸化學再生技術為核心,構建再生錦綸T2T閉環回收體系,依托集團已完成的中試驗證,在申遠一體化產業園進行工程化實踐。
項目預計于2026年一季度投產的一期項目,將形成7000噸化學再生錦綸的產能,填補國內錦綸T2T回收領域的空白,總投資達3.79億元,項目遠期產能將達到10萬噸,展現出恒申集團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2025年產量或超2000萬噸
紡織服裝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0%,比所有航班和海運的碳排放量總和還高。據測算,到2030年世界人口增長至85億時,服裝紡織行業的碳排放量或超石油行業,成為第一大碳排放源;到2050年,時裝產業將消耗超過全球30%的碳預算。我國《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指出,2025年紡織循環利用率達到25%,再生纖維年產量達到200萬噸;2030年循環利用率達到30%。
此外,2023再生纖維素纖維年產能為780萬噸,預計2025年將增至1000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的60%以上)。
再生滌綸方面,2023年再生滌綸短纖維市場產量規模為470萬噸,其中,再生普通滌綸短纖維產量188萬噸,預計2025年將提升至超800萬噸。加上其它如再生錦綸、再生氨綸等再生纖維,2025年我國再生纖維產量或超2000萬噸。
再生纖維既是現在,更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