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拒二手衣物 此舉將受美工作機會威脅
2017-10-30 11:08:40 來源:慧聰網
不論是肯亞人口中的「故去白人的衣服」,或莫叁比克人稱的「不幸之衣」,都是西方人不要的二手衣物在非洲的別稱。
美國「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報導,部分東非國家現在為了嘗試自己生產衣服,不愿再接受大量外國二手衣物,惟此舉卻遭美國懲罰。
盧安達、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南蘇丹和蒲隆地6個東非國家,以二手衣鞋涌入不利國內紡織業成長為由,已在去(2016)年嘗試逐步淘汰舊衣物進口。而盧安達不僅為扶植仍在萌芽的本土企業,也因接受二手物品有損人民自尊,而加以限制。
這些國家希望2019年之前全面禁止進口舊衣物。
不僅二手衣物為非洲衣服的主要來源,二手汽車、飛機、醫院設備、電腦,甚至過期藥品也都唾手可得。在非洲,印有日文字樣的巴士相當普遍,剛果的飛機還可見到用義大利文寫的標誌。
喀麥隆境內有大量來自歐洲的過期阿斯匹靈;南非可見到閒置的荷蘭舊醫療設備;加納則成為大量電子廢棄物棄置場。
但是東非國家去年大幅提高二手衣物進口關稅,達到構成事實上禁止輸入的地步,引發強烈反彈。
今(2017)年3月,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威脅要將東非6國中的4國排除在「非洲成長暨機會法案」(AfricanGrowthandOpportunityAct,AGOA)之外,這項優惠貿易協定旨在提升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貿易及經濟成長。
動亂頻仍的蒲隆地及南蘇丹遭控犯下國家暴力,已被除名。
「非洲成長暨機會法」讓東非的石油、咖啡和茶等產品得以低關稅輸入美國市場。不過,一旦白宮認為跟某國的貿易關係不符合美國利益,便有權終止該協定。
祭出保護主義有可能傷害跟緊密相連全世界的關係,如何從這樣的風險之中求取平衡,成為尤其是在各個開發中國家難以休止的爭辯。不過這次的爭議反而讓這樣的爭辯得到喘息。
美方的回應反映其有意在保護工作機會的同時,也可以進入小型但具潛力的市場。東非國家試圖復製亞洲,甚至美國的成功經驗,保護并扶植仍在萌芽的製造業,直到可在全球市場上一拚高下。
2015年東非進口價值1億5,100萬美元的舊衣和舊鞋,多半來自消費者經常性在汰舊換新并捐助慈善機構的歐洲和美國。據英國慈善團體樂施會(Oxfam),至少7成的捐贈衣物最后送到非洲。
東非官員表示,美國的相關威脅為西方國家霸凌他國的例子。東非希望跳脫外界對非洲大陸的刻板印象:出口塬物料,而非成品。
談及美國將東非4國排除在「非洲成長暨機會法案」之外的威脅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秘書長、肯亞前貿工部長基杜伊(MukhisaKituyi)表示:「不管在政治上或道德上,這都是錯誤的」。他并表示:「盧安達及東非領導階層的作法正確,應該持續著眼大局」。
美方反應其來有自:40家美國二手衣物出口商組成的二次材料和回收紡織協會(SecondaryMaterialsandRecycledTextilesAssociation)宣稱,東非若禁止舊衣進口,將威脅到諸如衣服包裝和分類等美國本土高達4萬個工作機會。
該協會甚至表示,舊衣若無法輸出,最終只能棄置美國的垃圾場,造成環境污染。
-
-
-
-
小哥找布服務已上線,海量面料觸手可得!
出差成本高、采購成本高、時間成本高,采購商找面料太難了!別急,全球紡織網小哥找布服務,找布快,價格準,服務優,助您快速完成訂單。
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