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2016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王天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馮師斌,中國工程院郁銘芳院士、周翔院士、蔣士成院士、姚穆院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石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永安,吳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盛澤鎮黨委副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任趙菊觀等領導,海內外專家、學者,國內外知名科技型企業負責人,來自科研、生產、教學第一線的紡織科技工作者及媒體共同出席了會議。本屆年會是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創業園、富麗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國家紡織面料館協辦,本屆年會還得到了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以及各省市紡織工程學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各團體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會議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伏廣偉主持。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馮師斌向大會致辭。
頒獎現場
大會隆重頒發了2016中國紡織學術大獎、中國紡織學術帶頭人獎和技術帶頭人獎,“富麗達”2016中國紡織青年科技獎、2017屆陳維稷優秀論文獎和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作題為《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主旨報告。孫瑞哲在報告中指出了中國紡織工業的地位和紡織工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闡述了紡織工業發展的新經濟形態和新動能,新經濟形態包括:跨國采購分散化、國內需求升級、分享經濟崛起、超級IP與網紅經濟盛行、綜合成本趨于扁平;新動能包括:潛力巨大的市場空間、快速發展的網絡經濟、日臻完善的資本市場、更加開放的對外格局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孫瑞哲還在報告中論述了中國創新能力在世界的地位,提出了關于創新的一整套理論,他認為競爭力是創新能力提升的核心目標,創新資源是創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保障,科技成果是創新能力提升的直接表現,(高等)教育是創新能力提升的基礎,科技政策是創新能力提升的“北斗導航”,體制機制則是創新能力提升的“環境保障”。孫瑞哲在報告中還提到了“十二五”期間紡織科技進步取得的成績,他認為創新體系建設及運行機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是當前紡織工業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孫瑞哲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十三五”中國紡織工業科技發展重點任務和科技發展方向。
中國昆侖工程公司總經理、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院長周華堂作題為《聚酯產業鏈技術進展》主題報告;江南大學教授蔣高明作題為《國內外針織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主題報告。
會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與青島中科紡織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約合作成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生態纖維和紗線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江蘇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管理委員會簽約合作成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面料產業研究院”;與石獅市人民政府簽約合作成立“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紡織服裝和輔料產業石獅研究院”。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還授予12家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稱號。
論壇現場
本屆學術年會上,多位頂尖的紡織科學家和紡織科技工作者發表學術報告,圍繞纖維材料、現代紡織技術、技術紡織品、生物基合成纖維的開發與應用、相變調溫技術、植物染料的研發和應用、抗菌技術新動態及產品研發等議題展開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