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查封現場。
8月23日,是南寧某中職學校開學的日子。按計劃,新生報到時可免費領取包括兩床棉胎在內的一套生活用品。然而在發放前,棉被的尺寸、質量被發現與樣品不同。經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稽查局執法人員現場查看,初步判斷這批棉胎疑似“黑心棉”。當天,6000床棉胎被現場查封。校方表示,暫時不能為學生發放涉嫌不合格的產品,之后會想辦法兌現承諾。(2016年8月24日《南國早報》)
南寧市某職業學校6000床棉被質量不合格被質量技術監督局給查封了,這一事件出現相當讓廣大百姓吃驚,沒有想到南寧市某中職學校在這一項工作中會犯這樣嚴重的錯誤,會拿黑心棉棉被侵害新生的利益,如果這一批棉被沒有被相關的執法部門查到,會不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呢?
今天這一事件出現了,6000多床棉被因為存在著質量問題被查封了,其事件出現應該是相當觸目驚心的。這樣的事件出現,讓百姓不得不有一個問題要問,為什么會有這樣多不合格的棉被能夠堂而皇之地走進該校呢?在采購過程中,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呢?如今事件出現了,涉事學校要對新生的棉被進行更換,看似體現了該校在此事件中相當負責的態度,但是如果執法部門不發現,這質量不合格的棉被會不會發放到新生手中呢?況且這黑心棉棉被被查封了,學校對新生的棉被更換了,事件就完美結束了嗎?
如今在南寧某中職學校發現的這一現象,對于全國來講了,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學校應該存在,這樣的說法并非是信口開河,那就是在某些學校的采購中,尤其是在新生入學所需要的棉被采購中,學校是不是都有定點采購的單位呢?如果有是不是相關部門對定點采購所出售的產品都進行質量檢測了呢?如果說在這兩個環節里,有一個出現漏洞,那新生入學所購買的棉被出現黑心棉的事件就會出現,畢竟現在很多學校自身功利性都較強,在新生入學所需要的物品在收費時,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學校在采購中花錢越少越合算,在同等收費的情況下,哪管什么學生在學校所購得的物品質量呢?正是這樣,如上述新聞中所存在的事件,在全國很多學校肯定存在。之所以沒有被發現,主要是相關執法監督部門工作不認真負責,在學校物品采購過程中監管走了過場,才讓這樣的事件沒有被發現,因此說今天這一事件的出現應該提醒全國各地區的教育監管部門在學校采購工作中,更要做到物品采購源頭可追查,質量有保證。
今天在這一事件中,如果說涉事學校對棉被進行更換就沒有任何責任了,那在明天,還會不會出現在其他物品購買賣給學生的工作中存在著虛假行為呢?出現質量不合格行為校方根本不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相關部門也不對來往的黑心棉被生產廠商進行源頭追責的情況下,恐怕今天所出現的事件對于未來來講根本沒有什么警示意義。因此說在此事件出現后,還需要當地質量督查部門根據事件做到順藤摸瓜,聯合相關部門對黑心棉棉被生產廠商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對所出現的事件,對涉事的學校進行責任過錯追究,只有做到這一點,這黑心棉棉被事件還會有嗎?
如今全國各地暑假即將結束,新生已經入學或者正要入學,希望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一起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學校發放給新生的棉被和其他物品進行質量檢查,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堅決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堅決不能姑息,只有做到這一點,這黑心棉被想進入校園根本是不可能的。最后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將責任挺起來,牢牢守護校園防線,堅決不能讓校園內出現失誠行為,讓教育形象受損,同時更會傷害學生的利益。(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