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型紗廠、布廠和貿易商去庫存的壓力呈現上升趨勢,部分紡織廠已率先向下調整報價,試圖占據有利位置,但筆者分析,8、9月份棉紗向下可調整的空間非常狹窄,短線以持穩甚至低幅回升為主,原因如下:
一、國內棉價陷入僵持局面。7月下旬以來,紡織廠、貿易商因儲備棉輪出時間延長一個月而暫時采取觀望態度,中小紡企的原料庫存不斷下滑,8月下旬補庫工作全面啟動,儲備棉成交或將再度火爆。另外,由于6月中下旬以來儲備棉輪出成交價季節攀升,貿易商囤積皮棉的成本價也普遍在14000元/噸以上,資金很可能通過逼倉、天氣等炒作因素拉高鄭期、儲備棉競拍價格,從而為囤積的現貨解套。
二、印度國內棉價調整空間小,進口紗與國產紗倒掛的趨勢短期難以改變。從時間上來看,印度2016/17年度新棉上市時間要等到12月份以后,印度紗廠如何渡過三個半月左右的青黃不接期?由于CCI庫存非常低,只能供少數中小紡紗廠采購,而8/9/10月份除了巴西棉外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2016年度澳棉已基本售罄),因此軋花廠S-6價格很難低于90美分/磅?紤]到因棉價過高、原料成本高企及出口受阻,7月份以來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紗廠減產、停產、倒閉的比例持續上升,棉紗出口、交貨、裝船的數量下滑,主要以滿足國內客戶需求為主,因此棉紗的FOB、CNF、CIF報價只是象征性的回調,內外棉紗價格仍倒掛300-500元/噸;
三、棉紡織廠棉花、滌短、粘短等原料價格處于高位,高成本使紗線價格較為堅挺。從調查來看,8月中旬國內各紡企使用的棉花以6月下旬競拍的儲備棉為主(輔以進口棉、2015/16年度國產棉),日成交均價集中13500-15500元/噸,部分優質手摘棉價格甚至在16000元/噸以上,即使以平均采購價14500元/噸計算,C32S針織紗的成本也達到22000元/噸以上(輕紡市場價格),如果儲備棉日均成交價不繼續下滑,棉紗還能跌的動嗎?另外,近日鄭棉近月合約、撮合商品棉競賣成交價(2015/16年度機采棉成交14300元/噸左右)的價格均在14000-14500元/噸,棉花現貨還能跌多少?因此棉紗處于跌有底,漲有頂的狀態。(農產品期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