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一個可疑的土坑,牽出一起污染大案。湖州長興警方通報稱,當地公安機關聯合環保部門進行執法時,在長興郊區一土坑中查獲6000多噸印染污泥,經檢測含有大量鉛、鉻等有毒重金屬,對附近土壤水源造成嚴重威脅。目前,涉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涉案的是紹興一家印染廠,讓執法部門震驚的是,該廠在短短一年內已違法傾倒了4萬多噸毒污泥。
湖州一土坑被傾倒6000多噸污泥惡臭襲人或威脅地下水源
長興縣泗安新型墻體建材有限公司東側一個土坑,打從今年9月開始就被當地居民屢屢投訴。經當地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調查發現,有貨車常常往這個土坑里傾倒污泥。
在現場,執法人員看到,那些污泥被堆成一座座“小山”,泥土呈黃褐色,空氣里彌漫著刺鼻的惡臭。仔細觀察,在這片鋪滿污泥的空地周邊,草木稀疏。
執法人員稱,由于土坑沒有做過任何防滲防漏措施,可能會對土壤及地下水造成影響。
根據長興縣環保局提供的《環境污染損害鑒定預評估報告》顯示,這一非法傾倒行為已導致傾倒點附近水體的檢測指標超標,確認造成環境污染。而清除污泥帶來的財產損害費用需30萬元以上。
隨后,執法人員在土坑附近蹲點,當場查扣了兩輛準備傾倒污泥的貨車,人贓俱獲。
據貨車駕駛員稱,是一個叫張某的長興泗安人讓他們來這里傾倒污泥的。9月24日,長興縣環保局將此案移交給長興縣公安局治安(食藥環)大隊辦理。
毒污泥
3萬多噸污泥“出身”紹興違法者一年拉了1000多車
審訊中,張某向警方交代稱,自2014年以來,這些污泥都來自印染廠,他已將228車印染污泥傾倒在這個土坑里,共計6840多噸。
據悉,張某在一次飯局上認識了一個安吉人——張老板。他與張某商量,想將紹興一批印染污泥運輸至長興泗安一家新型墻體建材公司用于制磚,并承諾給張某100元一車的好處費,且對運來的印染污泥不收取任何費用。
張某覺得是條發家的“好路子”,便找到了建材公司老板蔡某商量,蔡某同意先拉幾車試用。但經試用發現,這些污泥制出來的磚質量并不好,建材公司沒有大量使用。
由于紹興運來的印染污泥數量非常大,張某只好偷偷將污泥直接傾倒在建材公司東面的一個土坑里。
實際上,除了張某,張老板還特地安排了一個人專門負責跟車和幫助傾倒,那就是寧波人羅某。羅某落網后交代稱,自己從中能拿到每月2萬元的報酬。
警方調查得知,張老板手頭上的污泥均是出自一家紹興的印染企業,由該企業旗下某污泥處理廠的廠長任某長期“供貨”給張老板。
這家紹興印染企業位于紹興縣漓渚鎮紅星村,主要經營紡織品印染定型,紡織品、服裝、陶瓷的生產加工等,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印染污泥,起初都是送到紹興當地的固廢處理中心處置。
2010年,為了節約成本,該公司又創辦了一個專業處理處置印染污泥廠,經處理加工后的污泥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且干泥可用于制磚。但后來,由于待處理的污泥越積越多,任某便與張老板簽訂協議,讓其運到長興、安吉以及安徽廣德等地進行傾倒。
從2014年10月起,這家污泥處理廠異地傾倒的污泥共計1000多車,4萬多噸。
長興警方表示,截至12月9日,包括張某等在內的6名涉案人員均被刑拘,案件仍在調查中。
污泥被檢含有毒重金屬長期攝入可導致死亡
這批印染污泥對周邊環境形成巨大威脅,且當中檢出的重金屬鉻和鉛都不是什么“善類”。
記者了解到,重金屬之一的鉻,在工業使用中通常為六價鉻,對人體有慢性毒害。它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和粘膜侵入人體,在體內主要積聚在肝、腎和內分泌腺中。通過呼吸道進入的則易積存在肺部。
六價鉻有強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損害開始,逐漸發展到不可救藥。經呼吸道侵入人體時,先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氣管炎。過量攝入會造成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
即便是常見的鉛,它的危害也不容小覷。許多化學品在環境中滯留一段時間后可能降解為無害的最終化合物,但是鉛無法再降解,一旦排入環境很長時間仍然保持其毒性。由于鉛在環境中的長期持久性,又對許多生命組織有較強的潛在性毒性,所以一直被列入強污染物范圍。
鉛中毒的反應可表現為胃疼,頭痛,顫抖,神經性煩躁突觸數量降低,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人事不省,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