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綠色印染產業基地北十路,近來出現一道新風景——貨車排起長龍,等著開進浙江睿晟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染色工廠。“來了不少新客戶,訂單也多了不少。”見到公司總經理徐立時,他剛剛送走廈門客戶。
每年七八月,是印染行業傳統意義上的淡季。成立于2009年的睿晟紡織,去年才涉足印染。但就是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卻在紹興這片印染企業集聚的產業高地“染”出了藍海氣象。進入7月后,訂單非但沒有減少,還“噌噌”往上漲。光是最近一個月接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初。
“功夫在詩外。”西安工程大學柯橋紡織產業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魏乾陽長期關注紹興紡織印染產業,“睿晟紡織掌握了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研發生產的密碼,這個密碼就是‘印染+復合’工藝”。
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具有防潑水、易去污、吸濕排汗等功能。面料功能越多,生產工藝越復雜。徐立的辦公桌上放著巴掌大小的一片橙黃色面料,摸上去緊實柔軟。“這是今年沖鋒衣的新面料。”徐立笑著說,別看它薄,是復合結構,有三層。像中間這層黑膜,薄到僅1絲,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具有防水透濕功能。
這種復合結構,對色牢度等檢測指標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紡織印染工藝很難實現。這些年,全國各地紡織印染企業都在攻關這一難題,但真正掌握技術的卻寥寥無幾。這類面料印染加工費也因此水漲船高,比普通面料每米至少高出1~5元。這意味著,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擁有市場主導權。
但睿晟紡織在跨越這道門檻時,并不為人看好。
2023年,受市場需求不足、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印染企業經營效益明顯承壓。但就在這一年,睿晟紡織投入5000多萬元,在紹興綠色印染產業基地上馬印染生產線,專門印染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不少同行對此并不理解。
早在2013年,紹興啟動實施印染產業改造提升行動,通過集聚提升,淘汰落后產能,印染企業從上千家整合到100多家。隨著產業優化升級,不少印染企業逐漸掌握了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印染工藝。睿晟紡織在10年后“殺”入這個領域,顯然不太理智。
睿晟紡織看到的卻是另一番“錢”景。“放在10多年前,我肯定不干印染。”睿晟紡織董事長謝豪杰今年47歲,話語不多,但句句實在,“在這個節點投,是因為‘坐’不住也等不起了。”
謝豪杰從事紡織行業近20年。這份緊迫感,緣于一個新風口的到來——隨著國內消費升級,戶外運動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由此拉動功能性面料需求節節攀升。正是看到了這一方向,此前一直承接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加工貿易訂單的謝豪杰決定逆勢入局。2019年全球經濟低迷的當口,睿晟紡織決定投資近2000萬元上馬復合生產線。
“招商工作人員一看項目帶‘紡織’,就搖頭。”謝豪杰坦言,當時各地對傳統產業項目不太感冒。事實上,公司上馬的是先進綠色工藝——PUR熱熔膠,比國家倡導應用還提前了5年。后來,經信、科技等部門及時出面說明,項目順利落戶紹興濱海新區。2019年公司投產以來,年銷售收入增速30%以上。而這次入局,為4年后上馬印染生產線打下基礎。
“看到像星星閃爍的光芒了嗎?”徐立打開手機電筒,電筒光照射在 “星空藍”上,散發出點點光芒。“這是面料生產過程中曾經出現的問題。”徐立認真解釋道,此前公司承接過一批戶外國際品牌面料生產訂單,印染后面料出現反射光問題,開始公司并未察覺,后來才了解到,如果是在三四千米的高海拔地區,陽光照射下會變成不同色塊。
解決不了技術瓶頸,就攀不上產業高峰。為了攻克印染技術諸多難關,睿晟紡織不斷用科技創新賦能先進工藝。經過一年調試,公司功能性面料印染工藝達到客戶需求。“歐美10多個中高端戶外品牌的面料,都在睿晟紡織生產。”昨天,廈門維達斯服飾有限公司采購商萬林泉透露,目前全國掌握“印染+復合”工藝的紡織企業十分稀缺。
“把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謝豪杰說,隨著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迭代升級加快,印染工藝和復合 工藝需要更多更高效的磨合。
走進位于紹興濱海新區的睿晟紡織復合工廠,體感溫度舒適,倒是眼前的景象讓人感到暖暖的。二樓近萬平方米倉庫里,各式各樣色彩明麗的戶外運動功能性面料正在檢驗、包裝、發貨。“每天至少200個單,小的百來米,大的十幾萬米,發往世界各地。”握著厚厚一沓發貨單,復合工廠負責人冉高興滿面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