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日前商務部發布了“第三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名單,嘉興市海寧經編紡織品基地、平湖箱包基地名列其中。嘉興是浙江省唯一有2個基地上榜的地市。
這是繼去年桐鄉玻纖出口基地后,名單上再次出現的嘉興面孔。據了解,這將成為嘉興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助推力,是嘉興市出口基地建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據了解,今年全國共有62家產業基地入圍“第三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其中浙江省有6家,而嘉興市就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是浙江省唯一有2個基地入圍的地級市。海寧經編紡織品基地、平湖箱包基地將作為國家的重點發展對象,享受專門的稅收補貼。
除國家級出口基地外,嘉興市還擁有省級出口基地13個。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政府的培育密不可分。嘉興市商務局外貿處處長吳纓介紹說:“海寧和平湖分別作為經編紡織品產業、箱包產業的集群地由來已久,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培養,3年前,我們明確了培養方向,那就是往出口基地方向去培養,將它們打造為優秀的出口基地,并將此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來做。”
經過3年的努力,海寧經編紡織品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經編行業總量的20%,外貿出口總量占全國總量的18%。其中,主導產品燈箱廣告布、篷蓋布約占國內生產總量的70%以上,土工材料約占國內生產總量的40%。平湖共有大小箱包企業300多家,年均產值50億元以上。此外,平湖箱包企業還獲得了許多榮譽,“省級出口基地”、“中國旅行箱包之都”、“中國箱包產業基地”等。
“這些基地,通俗點說就是產業集群,就是許多同行業的企業匯集到一起。”據吳纓介紹,之所以要培育和建設產業基地,最重要的就是要發揮資源共享優勢。“以檢測平臺為例,過去只有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才能使用,規模小的企業需要將產品送到北京、上海等地,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了這個產業基地后,就可以實現檢驗資源的共享,大家都能得到實惠。”
除了檢測平臺,國際營銷、公共展示、宣傳推介、公共交易、公共信息、產品設計與技術研發等平臺的建設,也都對基地的迅速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3年11月時,我們園區里的企業數量是491家,僅僅過了1個月,12月底,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數量已經達到了508家。現在我們又入圍了國家級示范基地,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入駐,區域品牌也會更加響亮。”談及未來,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