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雪蓮集團設計研發中心在北京國門大廈正式啟用。作為“雙老字號”品牌,雪蓮自1964年生產出新中國第一件羊絨衫至今已走過60個年頭,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民族匠心。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的啟動,或將為羊絨行業帶來諸多“新可能”。
設計研發中心啟用
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一團團羊絨紗線被電腦橫機編織成形態各異的衣片。隨后,這些衣片被拿到手縫區進一步加工,在縫紉師傅熟練的技藝加持下,分散的衣片逐漸縫合為一件完整的羊絨衫——在雪蓮設計研發中心正式啟用的首日,其生產區已馬不停蹄地運轉起來。
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一款羊絨新產品的誕生,往往伴隨著設計、技術研發、生產、質量檢測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在雪蓮設計研發中心都將實現高效協同。
“當前,時尚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羊絨工藝的設計與研發極為關鍵。”該負責人向中國商報記者介紹,從購買需求來看,消費者對羊絨制品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保暖功能,而是更追求時尚感、個性化和文化內涵。這也意味著,只有精心設計,才能打造出契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雪蓮設計研發中心將全面對外開放,為羊絨服裝品牌提供設計、打樣、直播、小型展覽等全方位服務,提升羊絨時尚產業鏈服務能力,在雪蓮轉型發展中賦予企業強勁動能。”在雪蓮設計研發中心啟用當天,北京雪蓮羊絨公司董事長李曼銀表示。
“雙老字號”轉型升級
雪蓮的歷史,也是中國羊絨產業的奮斗史。據介紹,1919年,雪蓮的前身“仁立商號”創立。1956年,仁立商號完成公私合營,更名為“公私合營仁立麻紡織廠”。面對發達國家對羊絨關鍵技術的封鎖,1964年,我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件羊絨衫在仁立麻紡織廠誕生,實現了從原料出口到成品制造的跨越。1965年,雪蓮商標正式注冊。如今,雪蓮已同時擁有中華老字號、北京老字號“雙老字號”榮譽。
一路走來,雪蓮在羊絨技術創新領域已取得諸多成果,其改良的羊絨分梳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等多項榮譽。近年來,雪蓮正在迎來以輕資產技術研發為核心的轉型發展,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的啟用正是其創新轉型的重要標志。
據介紹,雪蓮設計研發中心集設計研發、品牌展示、產學研用等多元功能于一體。在設計研發板塊,依托雪蓮的產業資源和市級技術中心資質,一方面致力推動產品品類革新,從傳統服裝類產品向時尚家居、生活文創類產品拓展;另一方面,通過融入“京繡”等非遺技藝,賦予產品更深厚的文化內涵,不斷提升品牌文化價值。
技術創新同樣是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的關鍵著力點。據介紹,該中心目前正在探索針織與梭織工藝的創新結合,開發新型織物,提升產品時尚度與品質。同時,還將借助AI、3D等科技手段,實現羊絨研發技藝成果的數字化利用,為品牌設計研發提供有力支持,搭建起專業設計資源平臺,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推進品牌形象創新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雪蓮設計研發中心內,“羊絨博物館”頗具特色。這里不僅詳細介紹了雪蓮品牌的前身與發展歷史,也對整個羊絨產業的演進趨勢進行了科普。
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伴隨著企業和品牌轉型,雪蓮未來將加大力度推動品牌形象的創新。“羊絨博物館”主要承擔了設計研發中心的品牌展示功能。
“‘羊絨博物館’通過實物展示和數字化技術,生動展現了雪蓮品牌的發展脈絡和文化底蘊,也讓這里成為對外展示品牌形象、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雪蓮設計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崛起,雪蓮也迅速擁抱這一新興力量。雪蓮設計研發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企業將積極借鑒前沿理念,深入探索 AI技術在品牌運營、產品設計、流程優化、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應用,加速推動“AI+羊絨產業”的深度融合,借助科技力量為羊絨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引領行業在數字化時代實現轉型升級。
“北京雪蓮羊絨公司作為運營雪蓮品牌的主要載體,肩負傳承60年羊絨工業遺產與創新的雙重使命。”北京雪蓮集團副董事長朱華誠表示,未來雪蓮設計研發中心將充分發揮產學研用強大優勢,全力推動產品創新、技術革新,助力雪蓮品牌建設,積極開拓新市場新賽道,用好市級技術中心這塊“金字招牌”,不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打造行業內的交流服務平臺,為首都時尚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雪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