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轉移和在外勞動力回流的驅動下,經過幾年發展,黃山市祁門縣服裝加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逐步形成一批以職業裝和防寒服加工為主的服裝生產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其中大多數為作坊加工,隨之而來的問題開始凸顯。
產業發展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由于個體經營規模較小,分布零散,整體實力不強,產業發展后勁明顯不足。同時,祁門縣不少服裝加工作坊位于居民小區、沿街商鋪,存在生產、倉儲、居住“三合一”現象,安全隱患多,不僅給地方管理帶來難題,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因為我們生產工廠肯定會產生噪音,有生產垃圾,附近居民也會有點意見。畢竟是小區,它不是正規的廠房,還是有安全隱患存在的。”藝尚服裝廠負責人汪春林說。
“我們原來這些服裝廠散落在縣城各個小區、地下室,還有一些店面,位置都比較局促,梁、柱的存在讓整個生產線沒法鋪開,同時安全隱患得不到解決,居民的投訴也比較多。”祁門縣科商工信局為企服務專員張弘說。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為促進服裝加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2019年祁門縣啟動服裝加工行業專項治理工作,以“分類治理、疏堵結合”為原則,以“提升發展一批、規范整治一批、關停淘汰一批”,徹底治理服裝加工企業“小、散、亂”的現象為總體目標,對全縣范圍內服裝加工企業及個體戶依法依規進行治理。同時,將服裝產業園項目納入重點發展規劃,集中力量解決產業園建設難點堵點問題,想方設法、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從2019年到2021年完成所有的并購,逐步建設了三萬多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加原有的廠房一起就達到了5萬多平方米,整個占地有88畝。”祁門縣服裝產業園副總經理鄭維介紹。
一手抓規范提升,一手抓服務引導。經過3年左右的建設,2021年服裝產業園建成,園區總投資1.5億元,新建及改造標準化廠房5萬平方米,統一配備給排水、消防、強弱電等基礎設施,主要用于承接城區服裝等來料加工企業和個體戶,這也為祁門服裝產業找到了一條新出路。為了吸引服裝企業落戶,政府和園區想了很多辦法。
“引導在城區內很多不符合安全生產規范的企業進園區,同時我們也和園區的投資方積極地對接,給予我們一些進駐園區的企業政策支持,比如說租金補貼、金融的一些支持。”祁門縣科商工信局為企服務專員張弘回憶。“消防栓、消防設備、消防通道都比較齊全,做企業安全是第一。大家都往這邊來,集中在一起,人員也比較穩定,招工情況也會比較好一點。”藝尚服裝廠負責人汪春林滿意地說。
有了這些保障,很多服裝加工企業和個體戶搬進了產業園,園區建好當年入駐率便達到85%。祁門服裝產業發展目標不再只是簡單的初級加工,而要豐富產業業態,拓展產業鏈,努力提升服裝產業發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