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作為全消費行業重要的新品上新節點,尤其在服飾消費領域更是如此。
萬象更新始于春。一方面,換季正是“換裝”剛需產生之時,人們樂于在此時嘗新,為自己的新年開個好頭;另一方面,春季有多個節日假期,氣溫轉暖后,消費者又會產生春游、聚會等更高的社交需求,消費動因進一步增強。
再加之2-3月,正逢全球各地舉辦重大時裝周,在市場對服飾行業的注意力提升之下,品牌抓住此時上新效率更高。
根據巨量引擎披露的數據,2024年,“春上新”節點占據服飾行業在抖音全年生意的28%,包含“春夏品”及“換季品”在內的應季品,在春上新節點的銷售貢獻達55%。
從節氣上看,今年氣溫回升更早,春季商品銷售周期更長。當“春上新”已成商家常識,2025年的“春上新”時點還有什么新機會?
根據消費貢獻,將用戶分為三層:追求實用主義、追求情緒體驗、追求專業品質。
實用主義族以18-29歲為主,通常關注產品的實用價值,更愛時尚與功能兼具的貼牌、產業帶品牌,比如冰絲、人造棉材質的戶外服裝、防曬服等;在內容方面,他們喜歡KOC發布的互動性種草內容。
情緒體驗黨以24-35歲的資深中產、小鎮青年為主,強調一件商品滿足功能及情緒的復合價值,更關注產品的舒適性,內衣、休閑鞋等品類消費增速較快,喜歡亞麻、牛仔類舒適面料;在內容上,他們信任權威的KOL,愛看旅行攻略和探店vlog等形式的內容。
專業品質黨則以30-49歲的資深中產、新銳白領為主,強調在跑步、沖浪等專業領域的品質需求,比如鏤空設計的緩震、透氣的跑鞋等;內容方面,他們偏愛專業知識、硬核科技內容。
從產品的面料特性看,2025年的市場偏愛“涼感親膚”的產品。
從服飾行業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實用主義族、情緒體驗黨還是專業品質黨,無一不看重產品的功能性需求。根據對25年春夏新品商家的新品調研,“涼感透氣”排在新品面料特性的首位。
平臺數據也能佐證這一點:在“涼感親膚”趨勢下,平臺內有1.3億購買人群、2.6億潛力人群,人群增速高達110%。
從年齡上看,24-35歲的女性更買單這一特性,品類方面,尤其在購買防曬衣、背心等上裝,牛仔褲、半身裙等下裝,以及內衣、速干衣褲套裝等產品時,會更關注產品面料是否足夠涼感親膚。
除了面料這樣的“硬性”指標,產品要置于具體場景中,才能更具生命力。近年來,徒步等運動開始流行,也讓“都市山野”成為一大趨勢性場景。
在抖音電商,“都市山野”這一場景下有超7100萬購買人群,2.5億潛力人群,人群增速高達80%,小鎮青年、新銳白領、資深中產是這一趨勢下的主力消費人群,包含溯溪鞋、登山徒步鞋在內的鞋靴產品增速極高,沖鋒衣褲、速干衣褲、軟殼衣褲等套裝也有較高的需求。
從服飾行業的整體風格而言,2023年春夏的“多巴胺”、2023年秋冬的“美拉德”以及去年夏日的“薄荷曼波”,都給產品創造出了新的場景,也給品牌帶來了新的商機。
今年春天,最新流行風格變成了“歐若風”。“歐若(Aura)”,本意為“氛圍”,放在服飾風格中,是2025年Pinterest流行趨勢報告中一種流行美學概念,意指通過明亮的色彩、輕盈的材質和浪漫的設計語言,展現出一種積極向上、充滿能量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