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服裝品牌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背后母公司PVH集團存在不當涉疆行為,商務部出手了。
1月16日消息 ,商務部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正在依法有序推進針對美國PVH集團的調查工作。立案以來,多次聽取了PVH集團陳述、申辯,審查了PVH集團提交的書面材料。初步查明,PVH集團存在不當涉疆行為。機制辦公室計劃于近期再次約談PVH集團。最終調查結果將依法向社會公眾公開。
商務部表示中方一貫審慎處理不可靠實體清單問題,僅依法針對極少數危害我國家安全的外國實體,誠信守法的外國實體完全無需擔心。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并致力于為守法合規的外資企業在華經營提供穩定、公平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公開資料顯示,PVH集團是全球第二大服裝集團,成立于1881年,公司總部設于紐約,PVH集團一開始賣襯衫,后來賺到錢之后,擴展到男裝、女裝、童裝以及鞋類產品,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服裝集團,在全球服裝行業可謂巨鱷。
其旗下有眾多知名品牌,旗下擁有Calvin Klein(CK)、Tommy Hilfiger、Van Heusen等眾多知名品牌。
其中CK品牌誕生于1968年,由Calvin Klein及其商業伙伴Barry Schwartz共同創立,以牛仔褲起家,2003年被PVH集團收購。CK整體設計風格簡約、時尚,深受消費者喜愛,2019年通過分布在110多個國家的龐大店鋪矩陣,CK的全球零售額超過90億美元。
與CK相比,Tommy Hilfiger更年輕,它誕生在1985年,以男裝設計起家,使用紅色、白色和藍色定義了品牌形象,被視為經典美國風的引領者。2010年該品牌被PVH集團收購,2016年PVH集團又將Tommy Hilfiger在中國的業務全面收回。2023年Tommy Hilfiger的全球零售額約為90億美元。
中國市場對于PVH集團來說至關重要。不過一旦PVH集團不能證明其沒有違反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或不能證明其沒有對中國企業、其他組織或個人采取歧視性措施,則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意味著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將會終止,因為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公司將不能與中國進行任何商品進出口活動。
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是較早一批入華的國際品牌。據第一財經報道,早在2011年,TOMMY HILFIGER在華就擁有100家門店,到了2016年2月,該品牌門店數量增至357家。其中,65家為直營店鋪,292家授權店鋪。
在2019財年,大中華區市場已經占據PVH集團總營收的7%,而亞太地區市場的占比則為16%。彼時,PVH集團約20%的產品由中國供應。據PVH集團2023財年報告,按照當地貨幣計算,PVH集團在中國市場收入增長同比超過20%,高于亞太地區整體收入增速。
但是,PVH集團近來業績出現下滑,CK和Tommy Hil-figer兩大品牌吸金能力也出現下降。
去年8月27日的2024財年第二季度顯示,PVH集團整體收入下跌6%至20.7億美元,利潤增長67.7%至1.58億美元。期內Calvin Klein收入下跌1.1%至9.3億美元,Tommy Hilfiger收入下跌4%至10.9億美元。
對此,PVH集團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亞太市場疲軟的影響,其中中國市場和澳大利亞市場的消費環境有所變化。并預計集團2024年收入將下跌6%-7%。
去年在三季報中,PVH集團業績仍未出現回暖。PVH集團去年三季報顯示,截至11月3日的三個月內,公司收入從23.6億美元下降4.6%至22.6億美元。CK與 Tommy Hilfiger 收入繼續下降 Tommy Hilfiger 收入下降 1%,Calvin Klein 收入下降 3%。毛利率從去年第三季度的 56.7% 上升至 58.4%。
去年9月24日,商務部對美國PVH集團啟動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調查,就此次對PVH的調查,商務部回應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堅定維護各類市場經營主體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