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最新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FILA品牌產品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3年同期相比錄得低單位數的負增長。而安踏主品牌則實現了單位數的正增長,包含迪桑特和可隆等在內的所有其他品牌也錄得45-50%的正增長。
作為安踏曾經的“現金牛”,FILA似乎卡在了增長瓶頸。增速放緩的同時,品牌定位的爭議也在包圍著FILA。
往前回顧,2009年應該是FILA發展史上重要轉折點。2009年8月,安踏以總價約6億港元收購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從百麗手中接手了已陷入困境的FILA大中華區業務。2011年,安踏對FILA進行重新定位,提出“回歸時尚”戰略,從專業運動轉向時尚運動品牌后,FILA定位中高端時尚運動鞋服,與阿迪達斯、耐克、李寧等運動品牌及H&M、Zara等大眾時尚品牌形成差異化競爭。在這一定位下,通過不斷創新產品設計、拓展銷售渠道、加強品牌推廣等方式,FILA逐漸在中國打開市場并脫穎而出。
這一戰略選擇被市場證明是富有遠見的,此后很長一段時尚運動方向成為行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2014年,FILA成功扭虧為盈,也成為安踏業績增長引擎。2020年FILA營收174.5億元,占安踏營收的49.1%,首次超過安踏主品牌。2021年,FILA營收高達218億元。2011—2021年,FILA在國內運動服飾市場的份額由0.5%躍升至6.9%。
然而,自2022年開始,FILA的增長曲線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放緩,甚至出現了年度收入的下滑。盡管在2023年,FILA重新回到了增長軌道,但16.6%的增速已不如從前。今年第三季度,FILA成為安踏旗下唯一負增長品牌。
從外部環境來看,運動時尚賽道已變成紅海。新百倫和亞瑟士等紛紛發力時尚領域,連安踏旗下的其他品牌如KOLON和始祖鳥,也在強化時尚屬性。FILA在這一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正在逐漸削弱,甚至還需要面對安踏內部的其他品牌競爭
從內部看,市場和消費者已經給FILA打上了“重營銷、輕研發”的標簽,曾經的高圓圓給安踏帶了無可比擬的市場反應,后期的明星效應也在持續發力,但與之相比,FILA的產品力不足成為明顯的短板,在同等價格區間,FILA的產品創新、設計研發被消費者詬病。在“增長失速”的輿論里,12月5日,FILA官宣易烊千璽為品牌全球代言,希望借助其影響力吸引00后等年輕消費群體,開拓復古運動賽道。
FILA大中華區總裁姚偉雄提到,“當前消費環境正在不斷變化,隨著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挑剔,品牌必須確保自身不可或缺的價值。”
姚偉雄分享,接下來FILA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潮流投入,與國際知名設計師開展合作,捕捉潮流喜好,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線上投入,推動線上銷售額提升。簽約易烊千璽為品牌全球代言人,或也是當下調整布局中的一環,將有助于FILA打開更大的年輕群體市場。
FILA大中華區市場副總裁施睿表示,“易烊千璽是Z世代藝人的代表,擁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他作為復古服飾的愛好者,也與FILA開拓復古運動賽道的方向不謀而合。”
施睿表示,FILA在2024年的全年營收,或突破300億大關。就目前來看,上半年FILA營收130億元,下半年要完成170億元才可能達到300億元。而且在2023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安踏給FILA制定的目標是,“未來三年年均復合增長10-15%,銷售額維持在400億-500億元”。由此可見安踏對FILA的期待仍舊不低。此次易烊千璽能否拉FILA一把,再造神話?期待時間和市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