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紡織產業綠色發展,收獲國際認可!7月16日,廣東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作為“生態設計理念在中國工業設計領域應用”試點單位,獲得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單位頒發的“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國際合作成果示范區”牌匾,成為廣東省唯一獲獎單位。
“生態設計理念在中國工業設計領域應用”項目指導委員會會議暨中法生態設計交流研討會同時在西樵舉辦。來自國內外的政產學研用代表齊聚,共同交流和探討新合作,見證“西樵紡織”通過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彰顯提升國際影響力。
西樵紡織產業
發展“含綠量”顯著提升
廣東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下稱“西樵紡織產業基地”)始建于1999年,是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紡織印染行業集聚區,手握國家綠色園區,廣東省循環經濟工業園、綠色轉型升級示范區等稱號,近年堅持實施循環經濟,加快綠色轉型升級。2021年,園區被授予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生態設計理念項目試點單位。
生態設計理念項目是在商務部交流中心支持下,由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項目聚焦傳統產業,旨在通過試點創建、政策標準研究、國際交流合作等活動,推動生態設計理念在工業領域應用,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和發展。
經過三年試點建設,西樵紡織產業基地的“含綠量”進一步提升。在項目結項暨授牌儀式上,西樵鎮相關負責人向與會各方介紹相關工作及成果。
在試點建設期間,西樵鎮通過組織開展同行業園區的調研交流,紡織品生命周期評價、生態設計產品評價,制定發布產品生態設計相關標準,組織參與產品出口碳關稅政策培訓等活動,引導西樵紡織產業基地園區及企業加強生態設計理念應用,加大綠色轉型技術改造,開發生態設計產品的。園區內,“三統一”設施服務能力同步提升和強化,將產業高質量發展與綠色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度融合。
三年來,園區及企業人員的生態設計理念提升,生態設計管理和技術應用更完善成熟,有效緩解了園區能源、水資源與污染排放指標約束等問題,還為園區增加資源能源供應。得益于此,企業顯著降低生產要素成本,進一步破解碳壁壘等核心問題,工業產品逐漸向綠色智造發展。
未來,綠色發展不停步。按謀劃,西樵將持續在工業生產領域貫徹生態設計理念,縱深推進紡織產業鏈上下游推廣應用,全面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鎮域品牌產業聚強向“新”
收獲國際級認可
南海西樵是中國著名的紡織之鄉、面料名鎮,素有“廣紗甲天下,絲綢譽神州”的美譽。西樵紡織產業發展至今,仍是鎮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
目前,西樵鎮內擁有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和綠色循環的產業園區,形成了以高端面料、紡織服裝、時尚設計、家紡布藝等產業集群體系。“西樵面料”“西樵家紡”已成為國內知名的區域品牌。全鎮共有紡織企業840多家,年生產各類紡織面料達40億米,西樵牛仔面料占全球市場份額約25%。
2024年以來,西樵紡織產業以六個“新”為關鍵詞,提速轉型升級。圍繞“新環保”,《西樵鎮2024年紡織行業環保提升工作方案》發布,“一企一策”推動綠色可循環發展。
聚焦“新智造”,立笙紡織建起AI人工智能系統“黑燈”工廠,氫氣還原靛藍項目著力產學研合作,激發產業鏈綠色科技動能。1月至6月,全鎮共有23家紡織企業合共完成25個技改項目備案,技改項目備案數量同比上31.57%,計劃投資金額同比上升62.94%。
植入“新時尚”,致興紡織、華豐紡織等面料企業把科技、時尚元素植入產品,在2024年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收獲中國流行面料銅獎、優秀獎。中法設計時尚產業創新中心開業,謀劃把西樵產品帶上國際舞臺,賦能西樵紡織產業圈層躍升。
發力“新鏈條”,靛藍紋學“牛仔”文化主題酒店開業,黛富妮、科麗達等紡織企業闖入電商直播新賽道,西樵紡織加碼投入,發力產業鏈高價值環節。
開拓“新服務”,在把紡織納入西樵“3+3”產業發展體系的基礎上,西樵堅持通過《西樵紡織產業基地“改善基礎設施和提升服務功能”十條措施》等鎮級專項政策和服務,支持紡織產業升級發展。
打造“新品牌”,政企攜手常態化抱團前往孟加拉國達卡牛仔服裝展覽會等國內外專業性展會,向全球彰顯西樵紡織的區域品牌。接下來,這個紡織強鎮還將進一步聚強政企合力,做強鎮域品牌產業,開啟“新”紡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