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一位視頻博主在某直播平臺發布了一條“我在廣州批發市場買衣服殺瘋了”的視頻,不僅獲得了2億多人次的播放量,還讓廣州的服裝批發市場沖上熱搜。
如今,逛批發市場開始變成廣州一些服裝商圈的特色旅游項目,前來淘貨的游客明顯多了起來,甚至還有一些海外游客把逛服裝批發市場作為旅程的重要一站。
“專業市場發展40多年來,前20年是市場需求拉動,后20年是集群供給推動,未來則需要融合創新驅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在日前舉辦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四屆十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2024年中國(海陽)時尚產業流通模式創新發展大會上,中國紡聯流通分會會長徐建華分析指出了專業市場發展的“新動能”。
專業市場再成“淘金寶地”
一直以來,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作為傳統分銷體制的流通渠道和重要的模式業態平臺,是產業流通創新重要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和成果轉化中心。
中國紡聯產業部主任劉欣介紹,2023年,紡織服裝內銷零售增速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2.9%,增速在16類實物商品中位居第二(僅低于金銀珠寶類商品)。今年一季度,我國紡織服裝內銷累計零售額同比增長2.5%。此外,2023年,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重回1.4萬億元以上,達14094.8億元。
中國紡聯流通分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3月,流通分會重點監測的44家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含市場群)總成交額達到3798.46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29家市場成交額同比增加,占總成交額的81.47%,平均增幅為10.47%。此外,市場平均運行效率為17100.57元/平方米,同比增長2.7%;商鋪平均運行效率為130.85萬元/鋪,同比增長2.71%。
值得關注的是,當下,專業市場以豐富的商品種類和極具性價比的價格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消費者在專業市場里可以找到不輸商場品質但價格更為親民的產品。相比電商平臺各種雷同的服飾商品,在市場里還能夠實地采買到更多富有個性和時尚設計感的單品。
“在很多城市,逛批發市場開始變成特色旅游項目,抱團到批發市場淘貨的游客明顯增多。”徐建華說,“廣州越秀、杭州四季青、武漢漢正街、重慶朝天門,以及義烏小商品市場等熱門市場商圈的‘打貨攻略’,如今在小紅書、抖音等時尚人群集聚地成為熱門話題帖。專業市場在年輕人心中已成為充滿蓬勃生機的‘淘金寶地’。”
“年輕人有意愿‘回歸’批發市場,而越來越多的中老年消費者則顯現出‘新消費’習慣。” 遙望商學苑總經理王磊說,“一些熱衷于逛購物中心的‘60后’‘70后’消費者,現在正在成為電商平臺的常客。他們不僅有豐富的購買需求和較高的消費能力,還有不斷探索新生事物的欲望。因此,無論是服裝品牌還是專業市場或購物中心,都需要關注到這個消費群體在消費方式上的變化,不斷滿足他們在購物便利性、時尚度以及高品質等方面的消費需求。”
從物業管理到運營服務
當下,在網絡平臺尤其是短視頻傳播助力下,越來越多的城市因為一個話題就火爆全網。“潑天流量”帶來“潑天富貴”,專業市場應該如何接住越來越多的“特種兵”式線下打卡而掀起的流量熱潮呢?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紅棉國際時裝城總經理卜曉強表示,專業市場要以“高端時尚產業風向標”為目標,立足商圈,引領高端時尚。此外,專業市場還要積極探索時尚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造時尚標桿,為商戶的發展創造土壤、提供經驗,帶領商戶堅定時尚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發展之路。
徐建華認為,專業市場是“時尚都市的產業平臺、時尚產業的都市窗口和時尚消費的體驗場景”。市場開辦主體和管理團隊要從商業地產投資商、物業管理者向產業運營服務商轉變,從被動式的政府治理對象向主動式的城市建設參與者和商圈升級的推動者轉變。
“專業市場必須建立以龍頭市場為主導、骨干商戶為支撐、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集研發、設計、加工、品牌、渠道于一體的流通創新體系。”徐建華說,服裝商圈、專業市場要以市場壯大、商戶培育、功能升級、渠道拓展和線上線下融合為重點方向,積極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新模式,融合新業態,借鑒新玩法,打造新場景。
以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為例,近年來,紅棉國際時裝城不斷推進時尚化改造,發力品牌化升級,開拓國際化發展,目前市場已有900多家商戶,自主品牌占比超過80%,聚集原創品牌設計師近2000名,30%以上設計師擁有海外留學背景。
圖為實施時尚化改造和品牌化升級的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
“未來,紅棉將持續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全面提升服裝商貿、原創設計、電商營銷、人才孵化、數智化發展等綜合性服務功能,為商戶多元化經營賦能。”卜曉強說。
“六力”系統賦能商戶
一直以來,中小商戶、中小企業、新銳品牌都是專業市場的核心寶貴資源,是時尚供應鏈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如今的專業市場,紛紛開始打造主題步行街區、網紅打卡區、沉浸式產品展示區、文旅融合街區、互動DIY體驗區、電商直播區、夜市地攤經濟、后街經濟等線下體驗新場景。
那么,作為專業市場的主體,商戶、企業和品牌接下來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應對市場和消費需求的變化?
徐建華認為,商戶的經營理念要從坐商、守商向行商、營商轉變,從經營商品向“經營消費者”轉變。市場開辦主體與商戶企業之間的關系,要從純粹的租賃關系向市場共管、渠道共建、協作共贏的新型合作關系轉變。
專業市場要積極踐行平臺思維、協同思維和創新思維等思維理念。職業經理人要重點強化大數據思維和專業化思維。商戶企業要重點強化原創思維、供應鏈思維和共享思維。商圈管理要重點強化系統思維、開放思維和圈層思維。
徐建華強調,商戶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重點是要構建“六力”系統,從滿足消費者需求出發,實現從營銷端到生產端的滲透,實現從研發、設計、采購、生產、營銷、渠道、消費者等各環節的數智化鏈接,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好效果、最高的性價比,實現最適配的供需關系,不斷提升供應鏈鏈效率,全面滿足消費者體驗,最終打造時尚產業的快反供應鏈服務模式和產業生態,全面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
在浙江嘉興洪合,全球毛衫一站式跨境采購平臺——“毛衫派”日前上線運行。該平臺以洪合毛衫產業集群強大的產業為依托,以完善的產業鏈制造優勢和集群內近萬家小微企業為基礎,為洪合本土毛衫企業提供一站式出口、產品檢驗、陽光結匯、外語翻譯等服務。此外,該平臺還有效解決了傳統外貿模式存在的資金風險問題,同時打通了海關、稅務、外管、物流等部門的信息渠道,實現了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高效聯通。目前毛衫派平臺集聚了200多家外貿實力工廠,上線僅一個月,交易額突破5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