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迪達斯公布了2023財年年報。這份財報對阿迪達斯來說十分重要,原因是,去年被視為阿迪達斯的“過渡之年”,也是古爾登履職的第一年。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低迷后,外界很想知道,阿迪達斯能否緩過來?
從數據上看,阿迪達斯仍未回到增長軌道。2023年,其營收為214.3億歐元,同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不過如果不考慮匯率影響,收入規模和去年持平。
利潤方面,同樣難言樂觀。2023年,阿迪達斯實現營業利潤2.68億歐元,同比下降近6成。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則虧損約7500萬歐元,這也是阿迪達斯數十年來首次出現虧損。稍微算得上欣慰的是,2.68億歐元的營業利潤,比阿迪達斯在2023年年初預計的虧損7億歐元,高了近10億歐元。
盡管如此,古爾登還是表示:“雖然目前為止還不夠好,但好于年初的預期。”
就像古爾登把2023年定義成阿迪達斯的“過渡之年”一樣,另一運動鞋服巨頭耐克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據花旗報告表示,預計耐克2024財年第三財季度,即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季度,每股盈利EPS達到0.86美元,略高于市場預期的0.75美元,對其前景持正面評價。該行期望耐克管理層將提供2025財年收入指引。
花旗指出,自第二財季度以來,市場對耐克的銷售前景悲觀,尤其是在北美市場。盡管耐克庫存有所改善,但促銷活動依然頻繁,零售商對訂單持謹慎態度。而在亞洲和歐洲,宏觀經濟環境仍然不穩定,加上adidas市場份額回升,也為耐克帶來壓力。
不僅如此,隨著國潮興起,消費者對于國貨的關注度和購買意愿正在不斷加強,更加注重產品的高性價比和實用度,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消費群體更是如此。在此浪潮推動下,在國內的運動服飾市場,安踏、李寧、特步、361°等一眾國貨品牌增長勢頭兇猛,大有反超之勢,給耐克、阿迪達斯等頭部企業帶來了不少壓力。
可以說,國外品牌在中國閉著眼睛掙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如何在中國講好新故事,用心打動新時代的中國消費者,耐克和阿迪達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