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以來,絲綢行業繼續推進優化升級進程,行業風氣更加務實,也更強調差異化和效率提升。一方面,以創新為導向,企業更加注重消費者個性化、定制化的訴求;另一方面,不少絲綢企業技術革新與高端品牌塑造腳步明顯加快。
生產按下快進鍵
抓項目、趕訂單、拼生產,開年以來,絲綢企業干勁十足。
今年1月以來,廣西三江口(忻城)繭絲綢產業園紡織產品銷售額已達250萬元。“我們正在積極招工,努力擴能提產,力爭第一季度產值達1000萬元。”廣西同益國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德斌說:“目前在崗員工150人,隨著繅絲廠生產線和絲綢廠開機智能劍桿織機數量的增加,各類崗位員工急需600余人。”
“2022年,南充六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充六合”)實現了1億元的全年目標任務。我們狠抓員工技能提升,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且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更換配件,以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全年生產絲綢150萬米以上。”南充六合紡織公司車間主任王麗介紹說。2023年年初,南充六合接到的訂單已排至6月,僅一季度的訂單總量就達到50萬米。
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繭絲綢”)2023年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年生產總值達2億元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今年,我們還計劃招工200余人,增加生產班次,同時陸續投入500余萬元對制綢廠設備進行更新換代,預計今年生產量至少達到300噸左右。”安泰繭絲綢營銷副總監陳林說。
進入2023年,湖南金霞湘繡有限公司的訂單就源源不斷。春節后復工第一個星期,金霞湘繡就接到了100余萬美元的訂單。這一批訂單的客戶主要來自日本、韓國等國家。區別于旗袍、工藝品等傳統產品,此批訂單為刺繡花邊窗簾、袖套、連衣裙、T恤等新款產品。
金霞湘繡工廠負責人嚴浩說:“接下來陸續還會有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客戶來公司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訂單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據了解,2022年,金霞湘繡通過了BSCI(商業社會標準認證)、WCA(工作環境認證)和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三項認證,為公司開辟歐美市場提供了基礎。“訂單趕著來,幸好去年年底我們新增了一條生產線,不然做都做不過來。這樣一來,2023年我們完全有信心讓產值突破700萬美元。”嚴浩說。
數智轉型搶單忙
絲綢行業近幾年正加速洗牌與重塑。數智化轉型無疑是絲綢企業實現快速增長與可持續盈利的關鍵。不少絲綢企業正加速利用數智化轉型機遇,改造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以期在未來發展中贏得競爭優勢。
去年年底,5Gn+工業互聯網MES-lNA智能工廠的全面投產,令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利絲綢”)數智化轉型的信心更足。應用5Gn+工業互聯網技術,MES生產管理系統適配訂單款式、花型、配色等云端數據,實現從設計、織造、裁剪、收發、車縫、整燙、釘標到檢驗、包裝的一體化生產流程。生產周期從30天縮短至7天,產能提升了5-10倍。經過數智化改造后的達利絲綢2022年銷售和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如今在達利絲綢的5G智能工廠領帶車間,布局及生產方式與傳統生產車間有了很大不同。“升級后的生產線,單個工位的產能提高3倍多,原先一天生產兩三百條,現在一個工位能做一千多條。”達利絲綢領帶事業部副總經理何亞麗說。
新年伊始,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事利絲綢”)就與全球化IoT開發平臺服務商涂鴉智能在杭州簽署合作協議,重點發揮各自在云技術、數字生產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共探絲綢紡織行業首個“共享工廠”的創新商業模式,助力紡織業全鏈條數智化升級。
開辟新市場,讓絲綢企業有了新增長極。一批絲綢企業“趕單忙”,努力擁抱海外市場新機遇。
浙江嘉欣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欣絲綢”)在法國PV展(第一視覺面料展)上展示了500余款自行開發的面料,其中90%以上含有環保元素,8款面料被組委會專家團隊選為流行趨勢樣本產品。嘉欣絲綢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董殿臣說:“此次70%的樣品都是第一次帶去參展,通過這個展會,我們和老客戶見面溝通,同時也認識了不少新客戶。”
嘉欣絲綢今年計劃實現出口銷售額3.8億美元,同比增長20%。為此,企業制定了周密的營銷計劃,幾乎每月都要參加一到兩場的大型展會,進一步深挖老客戶、拓展新客戶,從而提增出口銷售額。
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染坊絲綢”)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家用及商用紡織品展覽會上收獲頗豐,不僅在展會期間就與國外客商簽訂了2000件的樣品訂單,而且進入2月以來不斷收到國外客商的詢價、合作意向,線上下單異常火爆。這讓大染坊絲綢感受到了市場回暖的溫度,制定了參加境外展會的計劃,對2023年的海外市場充滿期待。
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湖雪”)近期的海外訂單紛至沓來。“跨境電商業務不僅拓寬了海外銷售渠道,還可以通過出口跨境電商數據分析,掌握海外市場、產品終端用戶的喜好,為供應鏈管理及新品開發提供重要參數。”太湖雪副總經理戴艷介紹。今年1月,企業出口額371.4萬元,同比增長18.6%。
發力個性化市場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質量、多渠道或將成為消費市場主旋律,并且消費者的時尚需求也會不斷提升。絲綢品牌和企業要想做好生意,效率和差異化是關鍵。絲綢企業在不斷強化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同時,走“高、精、尖”路線,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運用上先人一步,才能占據主動。
“2023年,我相信會迎來明顯的市場回暖,消費市場會重新煥發活力,尤其是和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等。特別是對于即將出現的一些新需求和新消費,全新細分賽道的出現,對企業來說是值得關注的良好契機。”江蘇華佳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俞金鍵說。
俞金鍵介紹:“2023年華佳絲綢會朝著兩個主要目標前行,一是繼續實行多品牌戰略,推動旗下的桑羅SANGLUO、庫外COULDWE、本末BOMBOS、迎春花等多個品牌的發展,做集研發創意設計、時尚美學、絲綢文化、消費體驗為一體的絲綢產業;二是加大在綠色時尚產業上的投入,繼續踐行全產業鏈低碳環保的準則,積極履行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責任。”
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表示:“近幾年,萬事利絲綢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積極對傳統絲綢產業生態進行升級。推動數智化在設計、生產、營銷領域的創新融合,是萬事利絲綢2023年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我們要將產品經營轉變為平臺經營,建設以客戶需求、個性化定制為導向的服務型平臺,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安徽京九絲綢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京九絲綢”)的戰略布局側重于繭絲綢產業鏈上的補鏈、強鏈工作。“我們將積極推進公司向現代蠶業生產模式發展,以科技賦能實現產業聚集優勢,在高效、快捷、優質地服務蠶農同時,開啟‘互聯網+’的智慧蠶桑管理新模式。接下來還將積極進行工廠化飼料養蠶技術研發。”京九絲綢董事長馬品德說。
在馬品德看來,唯有堅持技術創新,才能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品牌建設更好更快發展。因此,京九絲綢計劃以大設計理念來彌補品牌的短板,適應市場新需求、新變化。著力以創意引領新產品開發,以新品引領時尚潮流,豐富產品品類,打造爆款產品,為主題絲綢產品銷售賦能。同時探索品牌營銷創新發展的新思路與新方法,利用異業聯盟、反季銷售、提供增值服務等途徑拓展市場,服務客戶。不僅如此,京九絲綢還將結合市場變化趨勢及商業模式快速變化的特點,及時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