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生機無限,近日,恒天集團、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紡聯、中產協等各方領導、專家齊聚恒天集團總部,共同謀劃非織造的綠色未來,共同見證宏大研究院與中科院化學所新型生物基非織造材料項目正式達成合作。
志相同、道相合,一年來,宏大研究院與中科院化學所兩個項目團隊以生物基材料在產業用紡織品領域規模化應用的共同理想為基礎,邊合作邊梳理項目實施的關鍵環節,制訂出目標清晰、計劃周密、措施有力的科技合作協議和技術開發合同。雙方以低碳戰略、綠色非織造的美好未來為己任,面向國家需求、面向民生福祉,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力促成此次中央企業與國家級科研機構間的強強聯合。
恒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金永傳,中科院化學所黨委書記、研究員范青華,恒天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李曉紅,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張會義,黨委委員、財務總監陳新芳,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泉,副總經理王燦等領導及雙方項目核心團隊成員參加活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桂梅等嘉賓出席活動。
會上,宏大研究院總經理安浩杰重點匯報了宏大研究院紡熔新材料產品規劃及簽約項目情況,并表示:宏大研究院與中科院化學所將以創新綠色紡織、布局雙碳產業、服務國家戰略為宗旨,推進項目實施;突破纖維素基紡粘法非織造材料規模化制備原創技術,在原料、卷材、裝備全產業鏈實現產業化;雙方共建國內首個綜合性非織造新材料實驗平臺、聯合培養青年科研人才。
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軍重點匯報了研究團隊在新型生物基聚合物研究方面的背景技術和最新進展,并表示:中科院化學所項目團隊將根據雙方既定項目目標和研發計劃在新型非織造材料、生物基非織造材料的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開展工作;將全力配合宏大研究院在新型生物基非織造材料的制造工藝和成套裝備方面的研究和產業化開發。
李陵申對此次合作提出以下建議:利用資源優勢和產業鏈優勢組織生物基非織造關鍵基礎理論攻關;開展學科交叉融合下的基礎應用研究,實現生物基材料和復合紡絲前沿技術及顛覆性技術重大突破;解決工藝、裝備、后處理等一批產業化技術和成本難題,推動全行業試點示范工程;完善相關標準、檢測、計量、認證等產業基礎評價體系建設,優化創新要素高級化配置、高效化配置、協同化配置。
范青華表示:希望通過與恒天集團和宏大研究院的合作,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充分發揮中科院化學所團隊在新材料設計和性能提高方面的優勢,發揮恒天集團和宏大研究院在裝備制造與集成、產品開發、市場拓展與應用等方面的優勢;面向“新型生物基非織造材料”這一非常契合當前國家雙碳戰略的合作方向,助力宏大建立獨立自主的民族品牌,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
金永傳指出:本次簽約是宏大研究院為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在彌補創新領域短板、打破技術研發瓶頸上采取的重要“破冰”行動;宏大研究院要抓住此次寶貴合作機遇,以本項目研究“以點帶面”,向各類新型紡熔非織造材料研究拓展,不斷推動非織造裝備高端化、柔性化、綠色化升級,持續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帶動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高質量發展;宏大研究院要以高平臺、高起點貫徹落實恒天紡織機械三年發展規劃,踐行在非織造領域承擔起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爭做現代產業鏈鏈長的使命擔當;恒天集團將始終堅決支持和推動宏大研究院的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運作,為雙方實現合作共贏創造堅實有利條件。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宏大研究院與中科院化學所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和新型生物基非織造材料制備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技術開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