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馬鞍街道的浙江七色彩虹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一臺臺高大的機缸正開足馬力生產。今年以來,公司一直保持著滿負荷的生產節奏,生產訂單已排到8月底,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市場。車間淡季不淡的背后,源于集團從紡紗、織造到印染、后整理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和綠色可再生針織面料質量過硬。
在“七色彩虹”,綠色低碳的理念貫穿于生產的各個環節。“在原材料端,我們購買的所有紗線,都需要客戶提供檢測報告,并簽訂環保承諾書;在工藝上,我們不斷優化工藝流程,比如采用除氧拋光染色一浴法,將傳統分三步進行的工藝合并成一步;在能源上,我們持續購買綠電,目前綠電占比已達60%。”公司技術部經理李進堂介紹,他還展示了公司研發的咖啡面料、玉米面料等綠色再生產品。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印染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該如何在越來越“卷”的市場環境中突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印染企業正積極擁抱綠色低碳發展,“七色彩虹”“濱康印染”“永通印花”“紅綠藍”等一批龍頭企業正煥發出勃勃的“綠色生機”。
在紹興永通印花有限公司,兩臺為公司量身定制的多工藝數碼印花設備讓車間煥然一新。“與傳統數碼印花設備不同,我們的是數碼印花疊加圓網印花,既有數碼印花綠色環保、小批量快反等特點,也能實現圓網印花刮底和金銀片等套印工藝。”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晨介紹,以上漿工藝為例,數碼印花布面上漿率一般是100%,但傳統印花有的花型上漿率高達160%,數碼印花僅漿料就可省不少,后續污水處理等成本也跟著下降。雖然這兩臺設備在今年5月份才投產,但其效益比傳統印花好得多,“8月份,我們還要再上兩臺。”馮晨充滿信心。
把機缸的熱水接到行政樓的地暖管內,冬天可為員工“送溫暖”,冷卻后的水還可以繼續回用。在浙江紅綠藍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趁著行政樓的重新裝修,機缸用水的余熱回收也順勢推進。
從全流程的綠色生產、可再生的綠色產品,節能降耗的綠色設備,到生產生活的綠色聯動,柯橋染企正掀起一場有的放矢的“綠色突圍”。這場源于行業龍頭企業的綠色探索也在不斷引領印染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記者從區經信局了解到,今年1-6月,全區印染行業實現產值298億元,同比增長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