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古稱扎纈、絞纈,是中國傳統而獨特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用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后,通過浸染技藝在布匹上印染花紋進行染色。
扎染工藝的關鍵在于通過特定的扎結技法,阻止染料滲透到被扎結的部分,從而在織物上形成獨特、變化自然的花紋。
扎染主要有三種方法。夾染法、捆扎法和針縫法,拆除扎線后,織物上即可出現意想不到的花紋,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具特色。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后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扎染的歷史悠久,其產品不僅在視覺上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載著豐富的意義,至今仍然保持著經久不衰的活力。扎染的顏色以藍白為主,這種色彩搭配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淡泊寧靜和簡約質樸,還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在回歸自然、提倡環保的今天,扎染布被廣泛用來制作衣褲、被子、枕巾、桌布、布包等與人體肌膚相親的用品,格外得到人們的青睞。扎染的流行和文化價值的提升,也反映了人們對于傳統手工藝的重視和對于自然、環保生活方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