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線或繩子以各種方式綁扎布料或衣片, 根據設計圖案的效果。放入染液中,綁扎處因染料無法滲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圖案的一種印花方法。也可將成形的服裝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兩種方式。前者圖案猶如露珠點點、文靜典雅,后者圖案色彩對比強烈、活潑清新。一般可用來做較為寬松服裝、圍巾等。多選用絲綢面料。
都是用的植物染料染制而成,2 扎染的掉色與洗滌: 扎染跟蠟染一樣。因此掉色是其的缺點同時也是特點,但是也不怕洗的因為手摸上去掉下來的顏色是浮色,洗一次晾干以后,洗掉了上面的浮色,花跟底看起來更加的清晰美麗,同時,摸上去,也不會弄的滿手都是看到這里,有朋友不禁在嘀咕,既然如此,為什么賣家不干脆先洗一遍再出售呢?也這么想過,但是行家告訴我掉色是鑒別扎染是否用的植物染料的一個標準哦,大家聞聞,沒有洗過的扎染蠟染成品,還有淡淡的草木味道的哦。
放點鹽或者醋, 洗的時候。泡 20 分鐘,然后再洗,這樣掉色比較少些,也可以用洗衣粉等洗滌劑洗,也可以機洗,不過要注意幾點:1 不要跟別的物品洗,免得染到別的織物;2 晾曬的時候,翻過來陰干,防止風吹雨淋,以免褪色。3 有毛邊的不要機洗,免得破壞了毛邊。

1.純天然棉、麻、絲的布料。化纖和毛的面料無法上色。
2.直接染料,有不同顏色供選擇。可以在淘寶買到 3.稍粗的棉線一根。不適合用尼龍繩,不易系緊。
4.手套、臉盆、鍋、鹽。
根據顏色不同,掉色程度有所區別。紅色/紫色的掉XXX況比較嚴重,屢次洗都會一直掉色。藍色的相對好一點,洗過幾次就基本保持了,黃色屬于滲透力最強,最容易上色。
【扎染步驟】
1.浸濕布料(圖①)。將布料放入臉盆,用涼水浸濕,這樣可以讓顏色滲透得更好。衣服干的時候纖維上的漿會阻礙上色。
2.扎(圖②③④)。這是扎染關鍵性的一步,也是體現染后效果和花紋設計感的一步。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扎多扎少。扎得越結實越密,顏色越少進入,也就越多留白,圖案比較清晰。
條紋扎法:將布料像疊紙扇一般按個人喜好進行數層折疊,然后用棉繩從上到下將它綁緊,捆成麻花狀,注意要將褶均勻地露出。
圓圈扎法:如果想達到圓圈暈染的效果,可以在布料上包一個小扣子等圓形物,然后用棉繩捆緊。
畫圖扎法:對于有具體圖案要求的,比如想精確地染出小動物圖案的,首先要用鉛筆在布料上畫出圖案,然后“行縫”,所謂的行縫就是用針沿鉛筆的軌跡,縫出大概的樣子,每一針之間的行距越小,精確度越高。在縫完以后將線抽死抽緊,打結固定。同樣,也可以制作隨意的圖案,關鍵還是扎的過程,將布料像揉紙團一般隨意團上,然后用棉繩隨意將它捆緊。
3.染色(圖⑤⑥)。在鍋中倒入能沒過布料的水,煮沸后戴上手套,放入鹽和染料。染料的量由個人對色彩濃度的偏好自由掌握。
隨后放入布料。此時如果布料已經干了,那么再沖一下涼水浸濕,否則顏色會顯得不自然。
一切就緒后,調到小火繼續煮20分鐘左右。與煮菜相像,每隔5分鐘左右將其翻一下。
但是,煮的火候也依據個人喜好有所區別,想要達到發舊的效果,時間短一點,而想要鮮艷的效果,則煮得長一點。
4.洗浮色。清洗染好的布料洗掉浮色。
5.晾干(圖⑦⑧)。打開繩結,展開布料,晾干即可。注意不要暴曬,否則容易脫色。
【小竅門】
多色扎染先淺后深
●想要染出多種顏色重疊的效果,可以打“組合拳”。先染上淺色,將繩子打開后重新扎,需要保留的顏色用繩子多捆幾下后,再去染深色。反之則不容易為重疊部分上色。
●色彩勾兌法。綠色由黃90%和藍10%勾兌;葡萄紫由藍80%和紅20%勾兌;橘色由黃70%和紅30%勾兌。
●在鍋內放染料時盡量離水面近一點,因為礦物質染料的粉末會隨著水蒸氣往上飄,離水面太遠,粉末到處飄散,容易被身體吸入。在染料較多的情況下,建議戴上口罩。
染技法并不難掌握,所需工具也很簡單,怎么染,染到什么程度,都能出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想自己染出一塊布,完全可以動手嘗試一下,說不定還會染上癮。本文約請南通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張毅教授指導扎染進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