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絨為什么那么貴?羊絨的生長過程決定了它具有天然的保暖屬性。它長在山羊外表皮層,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絨,它在入冬寒冷時為抵御風寒而長出。羊絨是一根根細而彎曲的纖維,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氣,并形成空氣層,以此防御外來冷空氣侵襲,保留體溫不會減低。羊絨比羊毛細很多,只有出自山羊身上的絨叫羊絨,也就是山羊絨,即平常所說的開司米。出自綿羊身上的叫羊毛,行業上叫綿羊毛,綿羊毛即使很細,專業上也叫它羊毛,而不叫絨。
據中國羊絨品牌1436介紹,因為羊絨在開春轉暖后會脫落,自然適應氣候。所以,每年采集羊絨的季節就是春季,趁山羊脫毛之際,用特制的鐵梳從山羊軀體上抓取絨毛,稱為原絨。
羊絨之所以十分珍貴,不僅由于產量稀少(僅占世界動物纖維總產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優良品質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論價。世界上約70%的羊絨產自中國,其質量上也優于其它國家。
正因為如此稀缺珍貴,市場上的羊絨制品質量良莠不齊,不少商家為降低價格成本,要么加入羊毛以及其他纖維,要么選用28-30mm以下長度或16微米以上細度的原料。“但最好的羊絨品質,細度在15微米左右,長度約38mm。”1436的羊絨平均細度低于14.5微米,同時長度長于36mm。這樣的羊絨,只有從足周歲脫絨期的小山羊體側和肩部采集。
當然,羊絨品質也取決于飼養方法。和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類似的道理,因為羊絨以重量論價,牧民為了多摘羊絨,把山羊喂養得肥碩,雖然提高了產量,卻降低了質量。要想提高羊絨質量供應,還得教育牧民,采用原生態養殖,甚至要保護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