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絨常識
山羊的細絨毛。纖維細而柔嫩,高級毛紡織品原料,紡織的細絨線和高級呢料,精密輕暖,有名的“開司米”就是山羊絨紡織而成。山羊產絨的時節性很強,在每年4~5月份。為避免山羊絨天然零落,普通在羊絨頂起時隨即抓絨。抓絨時宜先抓脊背部,然后兩肋,最終再抓腹、頭、腿部,按此順序抓取的絨質量高。山羊絨分為白絨、青絨、紫絨3種,以白絨的價值最高。

從絨山羊和能抓絨的山羊體上獲得的絨毛,屬特種動物毛,是一種寶貴的紡織原料。亞洲克什米爾地域在前史上曾是山羊絨向歐洲輸出的集散地。國際市場習氣稱山羊絨為“克什米爾”,中國諧音為“開士米”。山羊絨具有細、輕、柔嫩、滑糯、保暖性好等優秀特征,首要用于純紡或與細羊毛混紡,制做羊絨衫、羊絨領巾、羊絨花呢、羊絨大衣呢等高檔寶貴紡織品。
絨山羊普通發展于高寒地域,全身披有粗長的外層毛被,內層生有細致柔軟的絨毛,每年春夏之交絨毛天然零落。豢養者普通在脫毛時節用鐵抓在羊身上梳取絨毛。絨毛經初步加工除雜和分梳處置,除去所含粗毛、雜質、灰塵等物,別離出干凈的細絨毛稱為無毛絨,普通凈絨含粗毛率在0.5%以下。
山羊絨有不規矩的稀而深的卷曲,由鱗片層和皮質層構成。絨毛沒有毛髓,粗毛則大多有毛髓。山羊絨鱗片密度 60~70個/毫米;纖維直徑比細羊毛還細。中國山羊絨均勻直徑14.5~16微米,伊朗山羊絨17.5~19微米,阿富汗山羊絨16.5~17.5微米。纖維均勻長度35~45毫米,斷裂長度約17千米,伸直長度達天然長度3倍,吸濕性比羊毛強,保暖性很好。山羊絨對酸、堿、熱的反響比細羊毛敏感,即便在較低溫度和較低濃度的前提下羊絨纖維毀傷也很明顯,對含氯的氧化劑尤為敏感。
山羊絨世界年商業量約6000噸,中國約占3000噸,居世界首位,質量也最佳。中國山羊絨產田主要在內蒙古、新疆、遼寧、陜西、甘肅、山西、寧夏、西藏、青海等省、區,每頭羊年產絨約200克。世界山羊絨首要出口國是中國、蒙古、伊朗、印度、阿富汗和土耳其,首要消費國是美國、英國和日本。
羊絨常識
羊絨(Cashmere)是發展在山羊表面皮層,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層薄薄的細絨,入冬冰冷時長出,抵擋風寒,開春轉暖后零落,天然順應天氣,屬于罕見的特種動物纖維。羊絨之所以非常寶貴,不只因為產量稀少(僅占世界動物纖維總產量的0.2%),更主要的是其優秀的質量和特征,買賣中以克講價,被人們以為是“纖維寶石”、“纖維皇后”, 是當前人類可以應用的一切紡織原料都無法比較的,因此又被稱為“軟黃金”。世界上約70%的羊絨產自中國,其質量上也優于其它國度。
山羊絨屬于罕見的特種動物纖維(和綿羊毛有區別),是一種寶貴的紡織原料,國外稱其為\"纖維的鉆石\",\"軟黃金\"。因為亞洲克什米爾地域在前史上曾是山羊絨向歐洲輸出的集散地,所以國際上習氣稱山羊絨為\"克什米爾Cashmere)\";中國采用其諧音為\"開司米\"。
山羊絨是從山羊身上梳取下來的絨毛,個中以絨山羊所產的絨毛質量為最好,每年春季是山羊脫毛之際,用特制的鐵梳從山羊軀體上抓取的絨毛,稱為原絨。洗凈的原絨經分梳,去除原絨中的粗毛,死毛和皮屑后獲得的山羊絨,稱為無毛絨。山羊絨有白、青、紫三種顏色,個中以白絨為最寶貴。我國無毛絨的質量規范分為5個品級,按含草率及含雜率和長度目標進行分級,白絨和紫絨的分級規范亦有所分歧。
羊絨紗線
辨別羊絨及羊絨產物常識
很多人認為羊絨就是細羊毛,其實否則,羊絨分歧與羊毛。 羊絨是發展在山羊上,羊毛是發展在綿羊上。
一:羊絨和羊毛的區別
1、 羊毛的鱗片陳列比羊絨嚴密且厚,其縮絨性比羊絨大。羊絨纖維表面鱗片小而潤滑,纖維中心有一空氣層,因此其分量輕,手感滑糯。
2、羊毛的卷曲度比羊絨的卷曲度小,羊絨纖維卷曲數、卷曲率、卷曲答復率均較大,宜于加工為手感飽滿、柔嫩、彈性好的針織品,穿起來舒適天然,并且有優越的復原特征,尤其顯示在洗濯后不縮水,保型性好等方面。因為羊絨天然卷曲度高,在紡紗織造中陳列嚴密,抱合力好,所以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倍~2倍。
3、羊絨的皮質含量比羊毛的高,羊絨纖維的剛性比羊毛的好,即羊絨比羊毛更柔嫩。
4、羊絨的細度不勻率比羊毛的小,其成品的外觀質量比羊毛好。
5、羊絨纖維細度平均,其密度比羊毛的小,橫截面多為規矩的圓形,其成品比羊毛成品輕浮。
6、羊絨的吸濕性比羊毛好,可充沛接收染料,不易褪色。 回潮率高,電阻值比擬大。
7、羊毛的耐酸、耐堿性比羊絨好,遇氧化劑和復原劑時亦比羊絨毀傷小。
1、羊絨纖維含量
A. 純羊絨針織品應含有100%的山羊絨纖維,思索到山羊絨纖維存在形狀變異及非報酬混入羊毛的要素,其含量不得超越5%,即制品中山羊絨纖維含量達95%及以上時,可視為100%羊絨,并可標為100%羊絨。
B. 混紡產物中羊絨纖維含量的削減。(絕對百分比)
羊絨混紡針織品優等品和一等品中的羊絨纖維含量百分比答應偏向為3%,就是羊絨纖維的削減不高于3%。羊絨混紡針織品中的其他纖維成分僅限于蠶絲、羊毛等動物纖維及棉、麻等自然植物纖維。
2、單件分量偏向率
羊絨針織品以件為單元。在加工每一件羊絨針織品時,依據運用的紗線粗細、編織的密度等要素設計單件分量。經過出產加工后,制品的單件分量不克不及輕于設計分量的4%。
3、頂破強度
這項目標反映了產物的堅牢水平。頂破強度目標的巨細與紗線的粗細、編織的密度等有關。頂破強度越大,標明產物運用壽命越長。因為羊絨纖維細度較細,羊絨針織品比普通的羊毛針織品的強度要低。精梳羊絨針織品頂破強度為225kPa,粗梳羊絨針織品頂破強度為196kPa。
4、編織密度系數
編織密度系數只審核粗梳單面針織物的優等品和一等品。如這項目標小于1.0,標明產物的編織密度設計的不及格,產物較渙散。
5、起球
羊絨針織品在實踐穿用與洗濯進程中,不時禁受摩擦,其外表的纖維端會顯露,在外表出現很多的毛絨,即為“起毛”。若這些毛茸在持續穿用中不克不及實時零落,就相互糾纏在一同,被揉成很多球形小粒,凡間稱為“起球”。羊絨針織品起球,會使產物外觀質量惡化。羊絨纖維細而軟,較易起球。審核這項目標是節制羊絨針織品的起球水平,起球目標共分為5級,1級最差,5級最好。優等品不低于3—4級,一等品不低于3級。
6、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質
二氮甲烷可溶性物質目標指測定羊絨針織品中所含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質的成分。它包羅自然羊毛油脂,出產工序中加上的油劑、洗濯劑、非凡處置辦法所用的物質如柔嫩劑等。假如出產工序中加的油劑或為了添加產物手感而運用的柔嫩劑用量把握欠妥等,都邑使這項目標超標。這項目標超標過高,會使產物發生異味,手感發黏。這就要求出產企業在加工工序時節制油劑和助劑用量。優等品不高于1.5%,一等品不高于1.7%。
7、松懈縮短
松懈縮短是指在動態下洗濯后產物的尺寸轉變。假如出產企業對織造工藝、熨燙工藝不克不及嚴厲把關,會形成產物密度稀松或小規格產物熨燙成大規格的產物,經洗濯后產物尺寸變形較大影響穿戴。產物洗濯后無論與原尺寸比擬是縮短照樣漲大,都要進行節制。優等品和一等品為+/-5%。
8、染色牢度
五顏六色的羊絨針織品是經染色而成的。在這些產物穿戴進程中將會遭到光照、洗濯、熨燙、汗漬、摩擦、化學藥劑等各類外界要素的效果,這就要求染色的羊絨產物的光彩相對堅持必然牢度。凡間,我們把染色的產物禁受外界效果而能堅持其本來光彩的功能稱作“色牢度”。羊絨針織品的色牢度共審核5項目標,并以級數評定,級數越高,色牢度越好。
耐光指測定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耐自然光的才能。深顏色和淺顏色耐光色牢度的審核規范紛歧樣。
耐洗指經在特配的洗液(仿常用洗液)中洗濯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水平。
耐汗漬指經在特配的汗液(仿人體排泄的汗液)中洗濯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水平。
耐水指經水洗濯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水平。
耐摩擦指經摩擦后羊絨針織品的顏色褪色水平。
以上5項審核目標的詳細級數,詳見FZ/T73009——1997《羊絨針織品》規范。
1、寶貴如金:羊絨是羊毛根部而肉皮之上的絨毛叫做羊絨,是一種十分寶貴的紡織原料,含量少,質量高,價錢昂貴,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軟黃金”的美稱。
2、質地柔嫩,光澤柔和:羊絨服飾具有細膩、柔嫩滑糯的優秀特征,那蠶絲般柔和亮麗的自然光澤,具有誘人的引誘力。
3、輕浮保暖:一款羊絨服飾只要300克左右,羊絨纖維細度在15 微米左右,因而織物紋路密而薄,并有自然卷曲、松輕而含空氣,故保暖性好。
4、舒適富有彈性,羊絨服飾具有優越的吸濕性和透氣性,貼身穿戴,倍感舒適,具有共同的手感,濃烈的天然氣味顏色。
5、保健效果:羊絨服飾貼身穿戴,可以促進毛囊運動,剌激血液輪回,有助于削減委靡和保健。
因為羊絨產物具有優秀特征,固然其價位較高,仍越來越多的遭到廣闊消費者的喜愛。因而,在選購羊絨產物時,應把握羊絨產物具有的特征,即:滑糯、輕軟、柔和等特點。但大大都消費者,要經過單一的“手感”、“目測”,完全純熟地辨認羊絨產物的好壞,是有必然難度的,只能逐漸積聚經歷。當前最實際的方法,要選購不吃虧的羊絨產物,照樣到正宗商鋪購置羊絨產物,由于羊絨產物進商鋪前,都必需經專業威望檢測機構的測試,只要在檢測及格后可核價上柜發賣,反之拒之門外,如許消費者定可安心選購有包管的產物
紡織行業規范規則:純羊絨針織品應含有100%的山羊絨纖維,思索到山羊絨纖維存在形狀變異及非報酬混入羊毛的要素,其含量不得超越5%,即制品中山羊絨纖維含量達95%以上時,可視為100%羊絨,可在產物上標注100%羊絨。低于95%含量的產物,只可稱為羊絨混紡產物。并且應辨別標清羊絨含量的百分比。有些產物標有100%Cashmere,僅為英文羊絨含量標識和中文羊絨意思一樣。
1、看商標。按規則,羊絨衫的商標上應注明羊絨含量。羊絨含量越高,價錢也越貴。特殊值得存眷的是,國度規則羊絨衫含絨量必需在95%以上,不然不克不及稱作羊絨衫。
2、結實耐磨性。因羊絨與羊毛的混紡產物,比純羊絨結實耐磨,所以普通以混紡必然比例的羊毛較為健壯;純羊絨價錢昂貴,反而不敷健壯,耐磨性也較羊毛衫差。
3、比分量。一樣尺寸的羊絨衫與羊毛衫比照,前者分明輕于后者。
4、有些廠家用精紡圓機針織坯布,經縮絨后,制成毛衫,假裝羊絨衫,這種毛衫手感厚實柔嫩,與羊絨衫輕浮精巧的特點迥然分歧,應留意辨別。
對市場上為何有超低價羊絨衫,相關人士以為,一種是正品羊絨衫,由于斷碼、斷號、式樣過時,降價發賣;還有一種是混紡,必然的羊絨混必然比例羊毛,絨含量越少,價錢越低;最差的一種是基本不含絨,好點的是拿綿羊毛衫假裝(羊絨為山羊絨,綿羊無絨),差的甚至連羊毛含量也不高。
1、內蒙古自治區:年產羊絨4200噸,主產于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盟、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和赤峰市。所產羊絨纖維頎長、手感柔嫩、拉力大、光澤好、顏色正白,多呈冰糖色,絨瓜松緊適中,呈圓球狀或饅頭狀,含粗毛少,凈絨率高。普通西部質量好于東部地域,顏色以白絨為主。全區羊絨產量和質量均居我國首位。
2、西藏自治區:年產羊絨592噸,主產于阿里、那曲、日喀則地域,集平分布在日土、改則、革吉、尼瑪、文部、班戈等縣。個中以日土、改則質量較優。其待征:纖維較細、柔嫩,光澤柔和,彎曲多呈淺彎,富有彈性,毛色較雜,絨細度14.5─15.5um、長度40─50mm,凈絨率在45%左右。
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年產羊絨810噸,主產于北疆的阿勒泰、塔城和青河地域,南疆的阿克蘇、喀什、和地步區以及東疆的哈密、巴里坤等地。個中以北疆各地產量大,質量較好,南疆、東疆次之。其特征:纖維較長,拉力大,光澤好,顏色較雜,粗散毛的柔嫩性較差。細度14─16um,個別產絨量150─300克,雜質含量較少,凈絨率較高。
4、青海省:年產羊絨420噸,主產于海西州的都蘭、烏蘭及德令哈等地,以海北州產量大,質量較好。其特征:絨瓜較松懈、膘薄,凈絨率較高,洗凈率60─62%。
5、甘肅省:年產羊絨410噸,首要集中在肅北、肅南以及慶陽地域的還縣、花池、合水等地。其特征:纖維較粗,含雜少,洗凈率高,凈絨率達46%左右,均勻細度15.5um,長度較短在40mm左右。
6、河北省:年產羊絨400噸,主產于太行山山區及北部的張家口地域和承德地域。河北省的紫絨產量也較多,集中在定縣、唐縣、易縣等地。其待征:纖維較粗,手感發澀,粗毛較長,并有透心絨。瓜子巨細紛歧,膚皮等雜質含量較多,質量較差。
7、遼寧省:年產羊絨310噸,以蓋州為中間,輻射遼東半島。主產于蓋州、莊河、岫巖、本溪、遼陽、風城、寬甸、瓦房店等地。其特征:絨纖維長,牽伸度好,拉力、彈性大,青白有光,手感好,細度較粗多在15.5─16.5um,凈絨率在58%左右。
8、山東省:年產羊絨280噸,主產于泰山和沂蒙山四周地域,集中產于泰安地域和淄博地域。其特征:纖維較細而短,平均度、光彩較好,絨瓜內含粗毛及雜質較多,絨瓜大而松。
9、陜西省:年產羊絨780噸,主產于陜西北部的延安地域和榆林地域,個中榆林地域羊絨質量較好。其特征:纖維細而短,瓜子較小,絨色較雜。紫絨出產占必然比例,手感好,油性適中,粗毛等雜質含量較大,洗凈率和凈絨率不高。
10、寧夏回族自治區:年產羊絨390噸,首要集中在賀蘭山東麓的銀北地域和六盤山鄰近地域。以惠農、平羅、銀川市郊、中衛、海原、西吉、固原等地產量較大。其特征:纖維頎長,手感好,含雜質較少,洗凈率較高。但局部產區因為中衛山羊遺傳影響,粗毛較細均勻43um,分梳中不易去除粗毛,給出產形成堅苦,很難到達質量要求。
11、山西省:年產羊絨710噸,首要散布在呂梁、忻州、臨汾三地域。主產于五寨、岢嵐、離石、興縣、隰縣、石樓、永和等地。其特征:絨瓜小而薄,纖維較細且短,長度40mm左右,粗散毛較長,顏色深淺紛歧,手感發澀。
羊絨含量的準確描繪
市場上羊絨產物品種繁復,有的是100%羊絨,有的是羊絨混紡。面臨這么多的羊絨成品,消費者的確有點疑惑,分不清究竟哪些是純羊絨的,哪些是混紡的。請參考右圖99RONG羊絨含量分歧語種的準確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