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保險粉會給工藝控制帶來一些麻煩,這是由于保險粉的不穩定性,其曝置于空氣中會被氧化,分解生成酸性的副產物,這需要添加堿來中和,以及需要增加保險粉用量,以維持靛藍染料的化學還原。
為了克服使用保險粉的這些問題,出現了探索研究一些新的染色工藝。在成衣染色方面,向染色機通入氮氣,即一種惰性氣體,可置換出空氣中的氧。在織物染色中,Brazzoli公司與DyStar公司合作聯合開發的InnoVat/InnoDye系統,它配置有一個真空泵,以抽去設備中的氧/空氣,同時減少了保險粉的用量。
一種對環境更為友好的探索,尤其是針對含有化學還原劑的廢水排放會產生環境污染的情況,則采用靛藍染料的電化學還原方法。目前已完成了還原染料和硫化染料的電化學還原染色的試驗,并繼續在奧地利的一家工廠進行紗線中試染色。這種連續經紗染色技術的延伸,即將上漿工藝與染色工藝相結合,能減少工藝廢水的化學負載,該方法被認為很有前景。此外,回收利用從水洗后處理中去除的靛藍染料的過程得到了簡化。
pH值對靛藍染色的影響非常重要,由于靛藍染料在pH值約為10.5-11.5時是以單離子狀態存在,而pH值為12.5以上時是以雙離子形式存在。在含有過量保險粉的高堿性浴中,雙離子形式的靛藍染料的親和力較低,并隨著pH值提高,棉纖維表面的負電荷也隨之增加,從而加大了在雙離子靛藍染料與帶電荷纖維表面之間的陰離子的排斥作用,降低了染料上染率。
單離子形式的靛藍染料在纖維表面具有良好的親和力和較高的染色上染率,但這又降低了染料在紗芯內的滲透,在使紗線表面得色量大大增加。當采用高pH值時,以雙離子形式的靛藍染料將具有低的親和力,并因此在紗芯內有較大的染料滲透和較低的紗線表面得色率。因此在靛藍染色過程中,pH值隨時間發生的變化會影響得色量以及后續靛藍染色紗線的洗凈性能。
用于連續棉經紗染色的Denim-Ox工藝,采用科萊恩公司的Diresul RDT染料,其工藝流程為:苛化處理→水洗→濕罩濕染色→固色→淋洗。在60-90℃軋液,進行硫化染料的吸附,這過程包括使染料遷移和擴散的透風時間,再進行固色。固色階段加入醋酸,以防止染料溶落,為氧化劑(Diresul Oxdant BRI liq)提供所需的pH值。后者使染料分子內形成蒽醌基團,在被氧化階段,產生最終色澤。一種陽離子型固色基(Indosol E-50 liq)與染料中的巰基以及纖維發生反應,以離子鍵使染料固色。工藝中還需加入硫酸鈉和分散劑(Ekaline F liq.),硫酸鈉可防止染料從纖維上解吸至固色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