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織物由于具有強力高、拒水性好、手感柔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然而滌綸織物在使用過程中經常起毛、起球,影響外觀的美感和服用性能。如何降低滌綸織物起球、起毛呢?下面小編就來支支招。
1、滌綸織物起球的原因及起球過程
滌綸織物容易起球的原因與纖維性狀有密切關系,主要是纖維間抱合力小、纖維的強度高、伸長能力大,特別是耐彎曲疲勞、耐扭轉疲勞與耐磨性好,故纖維容易滑出織物表面,一旦在表面形成小球后,又不容易很快脫落。在實際穿用和洗滌過程中,纖維不斷經受摩擦,使織物表面的纖維露出于織物。在織物表面呈現出許多令人討厭的毛茸,即為“起毛”,若這些毛茸在繼續穿用中不能及時脫落,就互相糾纏在一起,被揉成許多球形小粒,通常稱為起球。
2、影響起毛起球的因素
影響織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組成織物的纖維 ; (2)紡織工藝參數;(3)染整加工;(4)服用條件。在這里主要介紹如何應用染整加工達到控制織物的起毛起球的措施。
3、 生產工藝
3.1 生產品種
96cm T42/2× 21 124×69 滌卡,成品幅寬 91cm
3.2 工藝流程
3.1.1 燒毛
火口:一正一反;車速:130m/min;燒毛效果要達到4級以上。
3.1.2 精練
由于滌綸織物在紡織過程中要加入油劑、消光劑等組分,而這些組分的存在對染色、漂白加工工序非常不利,必須去除。在這里采用堿氧一浴法。
處方(g/L): 燒堿 (100%), 8~10 雙氧水(100%), 3~4 精練劑UH 20 ,水玻璃 4 ,車速 50 m/min 。
3.2.3 熱定形
溫度:200 ℃
車速:40 m/min
落幅:91 cm 3.2.4
染色溢流染色機
處方(g/L):分散染料(%,owf)X, 醋酸1.1 ,醋酸鈉1.1,高溫勻染劑1 ,平滑劑1。
染色程序:室溫入染,加入高溫勻染劑、平滑劑、染料,調整ph值5~6,然后升溫到80 ℃,從80 ℃緩慢升溫到130 ℃,以1 ℃/min為宜,保溫染色30~60 min。
3.2.5 后整理
打底(抗起毛、起球、樹脂整理劑F4)→高溫焙烘→拉寬→下付,工作液處方(g/L):樹脂整理劑F4 50,催化劑氯化鎂 10 ,柔軟劑 20 ,平平加 2 ,焙烘溫度 170~180 ,焙烘時間60s。
4、討論
(1)燒毛工藝關系到滌綸織物的內在質量和外觀風格。對滌綸織物來說,燒毛不僅僅是為了去除茸毛、提高布面光潔度。而且也是一個熱處理過程。高溫處理能賦予織物一定的身骨和彈性,并能改善織物起毛、起球的狀況。因此燒毛工序是關鍵,在燒毛時要求火要弱小,切不可用強火,以免引起過燒,使織物手感發硬。由于滌綸織物本身的茸毛并不多,采用一正一反,完全可以達到4級以上。級數越高,抗起球效果越好,因為織物的表面越光滑,抗起球效果越好。
(2)精練工序時要求去油要凈,否則油劑在穿用、洗滌過程易吸附小顆粒、小花毛,影響抗起球效果,同時由于滌綸織物不耐強堿,在精練過程中燒堿對滌綸織物能起到堿減量的作用,使滌綸織物表面產生剝皮效果,提高了抗起毛、起球效果。
(3)染色工序時要求必須加入平滑劑,以保證布面平滑,在染色過程中,不會由于反復摩擦而引起小球等現象;染色升溫速度不可太快,以免引起折皺,影響抗起球效果。另外,采用高溫排液,以去除低聚物對抗起球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
(4)后整理時,浸軋防起球樹脂整理劑F4。
樹脂整理劑F4是丙烯酸酯粘合劑,屬非離子型。樹脂整理劑F4外觀為有熒光的白色乳液,能以任意水稀釋, 1%水乳液的pH值為6~7。樹脂整理劑F4具有交聯作用,在織物整理中,樹脂滲入纖維間,使纖維與毛茸粘結。經過高溫焙烘形成不溶的網狀結構,從而達到優質的防起毛、起球的效果。缺點是不耐強電解質,在使用過程中,催化劑氯化鎂的量要適當,不能太多并且應先溶解稀釋好后,在一邊攪拌的情況下緩緩加入,以防引起樹脂整理劑沉淀,影響抗起球效果。高溫焙烘時要求溫度必須達到規定的溫度,溫度太低時樹脂整理劑交聯效果差,不能粘結茸毛,而影響抗起球效果,但也不能太高,從而引起織物強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