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半月在供應端偏緊和高溫天氣的助推下,棉花行情大幅上漲,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7月17日3128B級價格在17969元/噸,較月初上漲4.20%。
國內庫存和種植面積雙雙下降
月初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就棉花實播面積展開全國范圍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4140.2萬畝,同比減少476.8萬畝減幅10.3%。到了12日,市場再度流傳關于新疆棉花庫存偏緊的消息。供應端收縮的消息發酵下,期貨市場行情大漲。棉花期貨再次突破17000元/噸關口,截至7月14日,鄭棉主力合約收盤價為17125元/噸,較上月底上漲465元/噸。在期貨行情帶動下,棉花現貨行情同步上漲,但走貨仍較清淡,紡企采購情緒較為謹慎。
據棉花信息網發布的商業庫存數據顯示,6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289.69萬噸,環比減少59.59萬噸,同比減少82.53萬噸。其中新疆棉花庫存為182.56萬噸,環比下滑55.38萬噸,同比減少108.68萬噸。本月度新疆棉花庫存降幅環比雖有所放緩,但對比往年同期降幅來看仍然較大。目前全國棉花商業庫存依舊維持在近六年最低點的位置,對棉花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
報告偏空:全球庫存增加消費量下降
國際方面:月初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最新報告,2023年美國棉花實播面積為1110萬英畝,同比減少19%,種植面積下降,美棉行情小幅上漲。美國農業部發布的7月全球棉花供需報告中,調增了全球棉花預估產量2.6萬噸,至2543.9萬噸。全球消費量預期2535.4萬噸,環比調減12萬噸,具體看對中國消費預期調減10.9萬噸,至805.6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2057.8萬噸,環比增加37.4萬噸,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美國期末庫存均有不同幅度的調增。庫存增加消費減少,報告總體偏空,同時月中美元上漲,ICE期棉行情寬幅震蕩。截至14日,ICE10月合約結算價82.66美分,較上月底上漲1.08美分。
需求端弱勢 棉紗行情隨成本震蕩
下游純棉紗行情跟隨棉花小幅上調,整體價格跟漲表現較為乏力,局部大廠報價上漲300元/噸左右,中小型紡企價格基本持穩為主。市場整體交投氣氛變化不大,行業淡季下市場成交清淡。棉價高位下,紡企用棉成本壓力增大,按照即期利潤計算紡企紡紗利潤虧損幅度有進一步的擴大。全棉坯布淡季行情延續,當下外銷訂單仍未好轉,內銷訂單持續走弱。傳統淡季下疊加部分地區高溫,紡企開機下滑。消費弱勢下棉紡產業下游走貨環比走弱,紗廠成品庫存累庫速度環比增加,但仍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預計短期棉紗隨成本端寬幅震蕩運行。
生意社認為:當前市場重點關注供應端消息,在商業庫存低位下,當前行業內留意國家拋儲和宏觀面消息。綜合來看,棉花商業庫存處于近年來低位,同時在種植面積減少和生長狀態不佳的情況下,7月高溫天氣對新疆棉產量帶來不確定因素,預期減產概率加大。供應收縮利好猶存,短期棉價走勢偏強,但下游需求偏淡,棉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