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鄭棉主連大幅下跌,跌150,跌幅1.14%,收盤13000元/噸;盤中最高13200,最低12970,總手42.4萬手,減少18833手,持倉59.8萬手,增加32275手,結算13095;ICE美棉受累于全球經濟衰退憂慮拖累而收跌,跌0.52,跌幅0.66%,收于77.79美分/磅。當前鄭棉期貨持續震蕩偏弱運行,疆內籽棉價格基本穩定,新棉預售增多,疊加疫情緩解,后期供應壓力較大,下游棉紗交投平淡,終端訂單不足,紡企按需采購,開機率下降,紡企對后市相對悲觀。
隔夜ICE棉花期貨下滑,市場擔憂全球經濟放緩將影響棉花需求,擔憂情緒蓋過了美元下跌的作用。ICE 12月棉花期貨下滑0.65美分或0.8%,結算價報每磅77.82美分。DECA Global高級交易員Jordan Lea表示,美元遭拋售,給棉價帶來了一點支撐。產量比我們幾個月前預期的低很多......我不那么看空價格。棉價年初以來累計下跌約30%,主要央行激進加息打壓經濟前景和需求。目前市場焦點轉向美國農業部周四公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市場將從中尋找有關需求的線索。
國內市場上,新棉收購情況及下游紡織訂單受到持續關注。據tteb資訊顯示,籽棉收購方面,新棉采摘進度較快,近日籽棉收購、加工進度有所加快,但進度仍然不及往年同期水平。下游方面,純棉紗市場氣氛平淡,交投不佳,下游訂單不足,織廠及貿易商投機性及剛需采購都大幅減少。棉花價格隨著新疆棉出疆運輸逐漸恢復,供應緊張有所緩解,市場對標新棉預售成本,棉花仍有一定下行壓力,純棉紗成本支撐減弱。棉紗價格穩中有跌。紡企庫存尚未大幅累計,但也在緩慢增加。純棉坯布市場行情疲弱,交投氛圍不及月初,報價有所下調,量大價格可以給予一定優惠。家紡用布需求整體上平穩,織廠反映近期多是維持剛需出貨,訂單方面多是小單、散單為主,部分按單生產織廠生產一定量庫存維持運營。
對于市場邏輯演變,國信期貨稱,國內整體來看新棉成本維持在13000元/噸一線,這一線存在短期支撐。但供應壓力逐步增加并且需求依舊疲弱。走勢或仍有反復。操作上短線交易為主。中泰期貨表示,偏空的需求憂慮和階段性新棉上市壓力和偏空的進口數據影響,棉價震蕩偏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