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紡織市場行情開始有所松動,部分坯布、面料走貨較好,部分產品交期開始延長,市場似乎都在朝著行情轉暖跡象恢復。
在傳統“金九”這個時間點,織造廠家開始逐漸恢復生產,提高產能,此前放假、輪休的廠家也開始慢慢恢復正常生產,市場上招工現象也逐漸增多。織造廠家生產積極性提高,截至目前,根據中國綢都網檢測的樣本企業顯示,目前盛澤地區織機開機率已經上升至70%附近。
但在加緊生產的同時,也要考量各方利空因素。
01 行業庫存
不管是紡織行業哪個環節,今年的庫存都不會少。織造方面,從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樣本企業顯示,目前盛澤地區的坯布庫存在45天附近,雖較前期稍有下降,但仍是一個高位。
聚酯方面,從中國綢都網統計數據來看,現如今聚酯市場整體庫存集中在34-44天;具體產品方面,其中POY庫存至12-18天,FDY庫存至23-35天附近,而DTY庫存則至31-44天左右。
聚酯原料方面,現如今,PTA社會可流通庫存一直處于高位,且近期增速較快,截至目前,PTA社會庫存至315萬噸附近;乙二醇庫存也同樣不低,目前華東主港口庫存在139萬噸附近。
02 國外疫情
一場疫情突如其來,讓全球各國遭受了重大的沖擊。對于中國來說,目前已經控制住疫情了,但對于全球的其他國家而言,已有部分國家遭遇了疫情的二次沖擊。尤其是美國和印度,疫情更為嚴重,美國確診人數已超667萬例,印度連續兩日出現單日最大增幅,單日確診數多達9.7萬。
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各國GDP出現了下降。其中,13國GDP實際同比降幅超10%;印度、西班牙、英國更是萎縮超20%。美國方面,二季度GDP同比下滑9.1%,折合年率下降了31.7%,創1947年以來新低。
都說紡織市場是“三分靠內貿,七分靠外貿”,在疫情和經濟低迷的形勢下,國外客戶對紡織品的采購自然不及往年
進入9月,市場似乎釋放出了行情將轉好的信號,各環節將開工率也不斷上調,但在表面繁榮的背后,仍在注意各種利空因素,不僅僅是庫存、疫情,還有宏觀政治因素等,不能盲目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