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解體,夫妻雙雙失業卻意外在紡織這條路上拼出另一片天,從零學起,懵懂中竟成了紡織電商最早的一批弄潮兒,已經五十多歲的永泰紡織總經理王文池,與他的妻子柏文雪有著他們這代人特有的一種樸實感,他們用扎實走過的十五年紡織路和十年電商接觸,跟筆者講述了他們這老一輩的紡織人,并不僅僅會守著老的模式一成不變,正如王文池說的,他們的永泰紡織,下一步是轉型現貨,跟不上形勢,必將被時代淘汰。
十五年紡織路 從外行扎根柯橋
王文池與妻子柏文雪,是湖州長興人,曾都就職于一家國有農場,王文池是農場技術員,柏文雪則擔任財務會計。1996年前后,很多國有企業紛紛解體或改制,王文池所在的農場也未能幸免,夫妻倆雙雙失業。揣著一身農業技術,王文池一時間不知道何去何從。“當時也是被失業的現實逼出來的”王文池回憶起當時的窘況,還是有些感慨,“那時候湖州長興一帶,包括我們家里,普遍都進行家庭作坊式的色丁布的織造。”家鄉的這份產業基礎,就成了王文池夫婦最可以依靠的一條出路,柏文雪毅然帶著湖州的色丁扎進人生地不熟的柯橋市場,開啟了他們人生轉型之路。
沒客戶、沒經驗、沒資本,基本可以算作一個外行的柏文雪初到柯橋時并不好過,只能虛心求教,慢慢摸索門道;另一頭,留在湖州組織包機生產的王文池也面臨很多實際困難,運絲拉布只能靠拖拉機,又面對著每家每戶各不相同的尺碼。幸而當時的紡織行情好,面料需求大,兩三年的困難前行,終于迎來穩定的客戶與訂單,2000年之后,永泰紡織開始走上正軌,訂單量也越做越大,如今,永泰紡織每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主營的色丁布也幾乎發展成了全系列,在山東、江蘇、上海等地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戶。
十年電商 思變方有生機
從安穩的國有企業職員,毅然轉型為紡織生意人,王文池與柏文雪兩人骨子里都有一份敢闖敢變的精神。也正是這種思變的特質,讓他們在2005年就開始嘗試上互聯網發展客戶。“當時上網做生意的少,我們只是發布簡單的文字信息,就有很多客戶找來。”盡管從網絡找來的客戶普遍下單量很小,但王文池還是感覺到,網絡是一條他們值得堅持的新路。
從2005年簡單的掛文字信息,到現在在網上輕紡城等多個平臺上都設有網上商鋪,十年的電商路,為永泰紡織補充了不少穩定的客戶。現在電商交易占到總體交易量的30%左右。
十五年紡織路、十年電商路,王文池深深感覺到,如今的生意模式、客戶需求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客戶每批下單量變小了,需要的規格越來越多樣化,有的只需要幾千米,但又要的很急。”王文池也和業內很多企業一樣,看到了新的轉型方向——現貨銷售。“一方面可以滿足客戶小單和急單的需求,另一方面,現款提現貨的方式也很大程度能緩解我們長期以來訂單模式下的欠款之痛。”王文池把發展現貨作為永泰新一階段的轉型方向。同時王文池認為,由于現貨的小單量、快反應的特質,現貨與電商其實更應該緊密結合。
“必須跟上形勢的變化”王文池認真地說道,又似乎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因為十多年紡織行業打拼經歷中他清楚知道,不思變,最終必將被時代淘汰。